胖还分虚实?怎么分辨虚实肥胖?专家给出3项特征,看完你就懂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相关疾病防治指南》
[3] 世界卫生组织(WHO),《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健康危害》
胖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有人吃得不多,还是胖;有人稍微一放纵,立马长肉。可奇怪的是,有些人胖得结实,力气大,精神好。
有些人胖得虚,老喊累,动不动就生病。为什么同样是胖,差别这么大?其实,胖也分“虚胖”和“实胖”,这事儿还真得分清楚,不然,减肥的方法用错了,可能越减越糟糕。
有个朋友,身材圆润,脸色红润,走路带风,吃嘛嘛香。另一个朋友也是胖,可整天没精神,稍微动一下就喘,早上起来手脚浮肿,皮肤一按一个坑。
两个人的体重看着差不多,但状态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典型的“实胖”和“虚胖”。那怎么分辨呢?
第一,摸一摸身体的肉感。 实胖的人肌肉结实,摸上去紧实有弹性;虚胖的人肉松松垮垮,像没力气一样,甚至一按就能看到皮肤下陷。
第二,看一看平时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实胖的人虽然胖,但精力充沛,走路有力,不容易累;虚胖的人总是觉得疲惫,稍微动一下就喘,甚至还容易头晕、心悸。
第三,观察一下水肿情况。 早上起来眼睛肿,腿按下去半天弹不回来,或者晚上鞋子突然变紧了,这些都是虚胖的典型表现。
为什么有人是实胖,有人是虚胖?
这背后其实跟身体的代谢、饮食习惯、作息规律有很大关系。实胖往往是吃得多、动得少,长期能量过剩导致的。
而虚胖可能跟脾胃虚弱、体内湿气重、久坐不动、熬夜等因素有关。尤其是长期喝冷饮、爱吃甜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变成虚胖。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30多岁的白领,天天坐办公室,爱喝奶茶,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早上起床脸肿得像个包子。她体重不算特别夸张,但总觉得自己“胖得不对劲”。
后来去医院一查,发现是脾胃虚弱、代谢变慢,身体的水分排不出去,导致水肿型肥胖。
医生建议她调整饮食,少吃甜食和生冷,多运动,并且早睡,结果几个月后,整个人轻松了不少,脸也不肿了。
那么,怎么改善虚胖和实胖呢?
如果是实胖,控制饮食是关键。少吃高热量食物,增加运动量,让身体把多余的能量消耗掉。
特别是减少精致碳水的摄入,比如米饭、面包、蛋糕,改成粗粮,增加蛋白质和蔬菜的比例。同时,保证适量运动,比如快走、游泳、力量训练,这些都能帮助燃烧脂肪。
如果是虚胖,重点在于调理身体,让代谢变好。
首先,要养好脾胃,少吃甜食、冷饮、油腻食物。可以适当喝点温热的茶,比如红枣茶、生姜水,帮助身体排湿气。其次,要养成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最后,运动也不能少,但虚胖的人不适合太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瑜伽、普拉提、散步等温和的运动方式,让身体慢慢恢复。
有个朋友,以前总是觉得自己胖得很“虚”,怎么减肥都没用。后来改掉熬夜的习惯,每天坚持走路一小时,一段时间后,整个人精神好了,体重也慢慢下降。
她说,原来不是减肥没用,而是身体本来就不在正常状态,调整好了,胖自然就能减下去。
虚胖并不是单一的,它可以由气虚、湿气重、血虚、脾虚等不同体质导致。
因此,不同类型的虚胖,适合的运动方式也不同。如果选错了运动方式,不仅效果不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下面针对不同体质的虚胖,推荐合适的运动方式,让你更有效地改善体质,减掉“虚胖”。
1. 气虚型虚胖:容易疲劳,稍微运动就气喘吁吁
特征:
- 体力差,稍微活动就感觉累
- 说话声音小,气短
- 经常感到乏力,不爱运动
适合的运动:
- 太极拳、八段锦:缓慢的动作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气短的情况。
- 快走:比慢走稍快,但不会让人气喘吁吁,每次30-40分钟,提高基础体能。
- 游泳:水的浮力减少对关节的压力,不容易疲劳,同时增强心肺功能。
- 瑜伽:特别是呼吸类瑜伽,如腹式呼吸,能改善气短的问题。
注意事项:
- 运动时间不宜太长,每次30-4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 运动时注意控制呼吸,不要憋气,适量补充水分。
2. 湿气重型虚胖:水肿明显,四肢沉重
特征:
- 早上起床脸肿,腿部按下去有凹陷
- 身体沉重,容易犯困
- 舌苔厚腻,容易出油
适合的运动:
- 跳绳:帮助排汗,加快体内水分代谢。
- 慢跑:比快走更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排除湿气,每次30-50分钟。
- 高温瑜伽/桑拿后拉伸:利用高温促进排汗,加速湿气排出。
- 爬楼梯:比平地走路更能刺激下肢的循环,改善下半身水肿。
注意事项:
- 运动前后可以用生姜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
- 少喝冰饮,运动后避免直接吹风或冲冷水澡,以免湿气更重。
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健康的胖。实胖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虚胖要调理身体,提高代谢。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让身体变得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中医怎么看肥胖?德叔开出中医版“瘦身方”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我太忙了,没时间运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道出的“狠话”,戳中了无数肥胖者的心。
德叔:“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我太忙了’,不接受这个借口不去减肥!”
3月23日,广东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倡导全民科学减重。张忠德表示,肥胖多与痰湿内生有关,科学控制体重关键在于养阳护脾胃、促进代谢,同时日常运动也不可或缺,即便是在办公室蹲坐、户外站立,甚至坐着练气,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策划】吴少敏 张哲 刘子葵
【文案】南方 记者 厉思璇
【海报】佘夕彤
【作者】 厉思璇;佘夕彤;吴少敏;张哲;刘子葵
南方 新媒体实验室
中医眼中的肥胖原来是这样?看完你就知道该如何有效减肥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回暖,身上藏着的赘肉没有了厚重衣物的掩盖,格外明显。也因此,入春以来大家减重的欲望愈发强烈。虽然春天是减重的“黄金时期”,并且此时减轻体重既能缓解春困,也能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但是想要有效减重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所以今天,周大夫就从中医的角度来给大家说说肥胖与减肥,为大家助上一力。
中医眼中的肥胖
中医认为,脾胃失和是引起身体肥胖的主要因素。当人们的饮食过于油腻,或者经常不规律饮食、过度饮食,都会导致五脏六腑失调,让脾肾无法正常运化,没法吸收那么多的食物,造成功能紊乱失调,使得痰湿淤积在身体中,久而久之便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性,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很容易忽视健康饮食和运动,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下降,痰湿体质更加明显,肥胖问题也就更加严重。而对于女性来说,30岁后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会慢慢下降,此时如果没有及时注意健康饮食和运动,也很容易形成痰湿体质,导致肥胖。
中医减肥有妙招
既然肥胖的根源在于脾胃失调、痰湿郁结,那么想要有效减肥,就要攻克这些难题。
首先,要调整饮食习惯。日常要少吃过于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痰湿,改善脾胃功能。
其次,要加强运动。运动可以加速体内液体循环流动,从而调动气血,血气流通则气血旺盛,脾脏的负担也会相应减轻,从而有效去除体内湿气,改善肥胖的情况。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脾胃,比如借助拔罐的方法来刺激经络,帮助身体排除痰湿,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而在这一方面,秀域的古方减肥值得一试。它是通过中医拔罐的方式来促进身体的代谢加速,一般会先进行5分钟胃部穴位调理,再进行30分钟负压罐拔罐,更好地疏通经络,提高脂肪代谢率,减去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而且只减肥肉不减肌肉,对体重基数大的人以及“三高”人群都很友好。
之前北京的张先生为了能减掉自己的“啤酒肚”,就选择了秀域古方减肥,定期去进行拔罐疏通,短短一个月瘦了将近20斤,“啤酒肚”明显缩小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古方减肥瘦下来后,张先生的血压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以往常年150的高压顺利降到了130,并且稳定维持着。
如今,张先生还继续坚持在秀域做古方减肥,同时每天喝秀域提供的营养补充剂美妥,来确保自己的营养均衡。张先生表示:“瘦是一方面,秀域能让我更健康,这才是我最看重的!”
总之,肥胖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吃得多、动得少,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的背后是脾胃失和、痰湿郁结,因此大家想要有效减肥,就要“对症下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改善身体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肥胖困扰,拥有一个健康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