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病肥胖(血糖高胖子会不会变瘦)

文章目录:

“糖胖病”你听过吗?肥胖+糖尿病,危害加倍

糖尿病听多了,但糖胖病是个什么 ?没错,糖尿病大家相对熟悉,而“糖胖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

“糖胖病”实际上就是肥胖2型糖尿病,也就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是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表现。

简单的理解公式:“糖胖病”=2型糖尿病 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由外国人Sims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为“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两个单词所组成。

“糖胖病”主要是用以强调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代表了肥胖2型糖尿病这一特殊人群。

“糖胖病”可怕么?

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胖病”成为了一种现代流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9,糖尿病已进入前10名死因,自2000年以来显着增加了70%。糖尿病也是导致前10名男性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80%。

临床上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问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等,而其中很多疾病也恰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当肥胖 糖尿病,糖尿病病情易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压不正常且难以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所以肥胖 糖尿病的危害,不是1 1=2,而是1 1>2!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糖胖病”?

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第二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测量腰围。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或女性腰围 ≥ 85 厘米。(腹型肥胖不容忽视;特别注意“将军肚”的人士。)

符合以上两步者,就可以断定为:糖胖病。

中医怎么看“糖胖病”?

按照中医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01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强,形体壮实,面红,口臭口渴,便秘尿黄,有痤疮。

02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胃口时好时坏,舌苔白厚,大便稀溏,乏力,懒言少动。

0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臀部胖,浮肿,畏寒肢冷,小便多,腹泻腰酸,耳鸣。

04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易怒,面暗身痛,睡眠差,月经不调。

以上四种类型,唐咸玉主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脾虚痰湿兼有肝郁气滞的类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为何总伴有肥胖?

#文章首发挑战赛#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和肥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两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这两种状况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位患者身上,这并非巧合。

1.糖尿病和肥胖:相互关联的双重困扰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与肥胖有着密切的联系。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肥胖导致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当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时,血糖水平上升,从而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

2.胰岛素抵抗:肥胖与糖尿病的关键环节

胰岛素抵抗是肥胖与糖尿病联系的核心。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帮助身体的细胞吸收并使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作为能量。然而,在肥胖的情况下,身体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这意味着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3.肥胖如何导致胰岛素抵抗

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导致脂肪组织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增加。这些脂肪组织不仅存储能量,还能产生多种激素和炎症因子。这些物质可以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

4.肥胖与糖尿病的其他共同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和压力,既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不仅导致体重增加,也会增加血糖水平,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

5.糖尿病与肥胖的循环效应

糖尿病和肥胖之间存在着一种循环关系。肥胖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而糖尿病本身也可能促进体重增加。某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作为副作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循环。

6.预防和管理策略

鉴于糖尿病和肥胖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应同时针对这两个问题:

  • 均衡饮食: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全谷类、蔬菜和低脂蛋白质的摄入。
  • 定期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体重管理: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来达到和维持健康体重。
  •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检查血糖水平,特别是有肥胖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肥胖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紧密的,理解这种联系对于有效预防和管理两者都至关重要。通过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并帮助管理肥胖。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改变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承诺。

肥胖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吗?

【肥胖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吗?】肥胖人群不一定都会得糖尿病,但肥胖人群确实要比体型匀称的人更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肥胖人群绝大多数有腹部脂肪堆积,腹部脂肪过多的人一般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游离脂肪酸增高,这种变化会损害多种细胞功能,尤其影响胰岛细胞的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作用缺陷,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分泌的量少不能有效降糖或是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为了维持正常的胰岛素降糖功能,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久而久之,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不堪重负、功能受损,致使血糖升高,直至发生糖尿病。所以,肥胖人群要保持合理的体重、积极运动、合理膳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来源:北京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