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突然肥胖(手变肥是什么原因)

文章目录:

手指变粗、面容“发福”,别忘了做这项检查

近年来,垂体瘤的发病率似乎越来越高。

垂体瘤的症状又五花八门,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前都走过不少“冤枉路”。

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华山医院西院“金垂体”融合病房,请赵曜副院长为大家解读令人迷惑的垂体瘤。

【垂体瘤患者为何越来越多】

脑垂体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只有黄豆大小的它却扮演着大脑司令部的重要角色。人所有的生理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脑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泌乳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等。

近年来,脑垂体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很多人觉得疑惑,为什么这种过去很少见的病,现在多了起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院副院长、神经外科赵曜教授解释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普及,使得垂体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了,几乎每10个人中就会有1人患有垂体瘤。

虽然发病率不低,但好在垂体瘤几乎都是良性的。“大多数垂体瘤很老实,不会分泌激素,而有的垂体瘤却会兴风作浪,分泌超出人体需求的激素,在潜移默化间破坏人的健康,且轻易不被察觉。”赵曜教授说,“总体来说,脑垂体瘤只要早发现、规范治疗,就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不过,早发现是一个难题。由于人体的重要激素几乎都靠脑垂体分泌,当脑垂体长了肿瘤,它所引发的症状是五花八门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不孕不育、体重增加、痤疮加重、容貌变丑、手脚变大都有可能是垂体瘤的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前几乎都走过“冤枉路”,往往会因为某个症状先去看眼科、妇产科、中医等。

其实,要发现脑垂体瘤并不是很难,做鞍区核磁共振检查加上血液激素测定就能确诊。建议有上述症状的患者不妨去神经外科或内分泌科就诊,排除脑垂体瘤的可能。

【突然变丑,警惕肢端肥大症】

脑垂体瘤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垂体无功能瘤,对全身的影响比较小。其次是垂体泌乳素瘤,女性患者表现为闭经、溢乳等,男性患者则表现为性功能下降、出现女性化倾向等。垂体泌乳素瘤目前通常主张口服药物治疗。此外,还有肢端肥大症以及危害最为严重的库欣病。

肢端肥大症,顾名思义就是患者的手、脚莫名变大,表现为手指变粗、鞋码增大,鼻翼变大、下巴前移,脸变宽。由于面容的改变是缓慢发生的,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反而不容易察觉,倒是有一段时间没见面的亲戚朋友可能会发现患者的面容有些“发福”,甚至变丑。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罕见病,它不仅会改变人的外貌,对全身所有脏器都会带来不良影响,患者的死亡风险会较正常人群高2到3倍,平均寿命会减少将近10年。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肢端肥大症患者寿命减少的主要原因。

日前,在由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等主办、益普生中国支持的“肢造非凡”中国肢端肥大症患者关爱项目举办的线上直播课上,赵曜教授进一步分析说:与其他脑垂体瘤相比,肢端肥大症只要被识别出来,就很容易诊断。然而由于它的症状五花八门,又具有迷惑性,不少病人觉得面容“发福”或变丑是年龄增长的原因,而年纪轻轻得了糖尿病、高血压则是因为家族遗传的关系,这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病程已经超过10年。

有些患者在被确诊时,常常感到疑惑,我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啊,为什么医生要给我开刀呢?“其实,延长患者的寿命就是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处理的原因。” 赵曜教授说。

【治疗方法因人而异】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主要有手术、放疗与药物治疗。

手术是根治脑垂体瘤的最佳方式,但肿瘤的大小与位置是否适合手术、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手术后如何进行长期规范管理,都需要去正规的大医院接受诊治。“第一次手术尤为重要,一旦第一次手术没有彻底切除肿瘤,哪怕只留下一星半点,患者就有可能会复发。”赵曜教授表示。

作为全国知名的神经外科,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经常会遇到由于第一次手术治疗效果差导致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患者。2018年,华山医院西院打造了“华山•金垂体”融合病房,30多个临床科室深度整合,打破了以“单一学科为中心”的传统疾病诊疗模式,给患者一站式的诊疗。

对于肿瘤无法完全切除的患者,可考虑长期药物治疗或者放疗,但放疗只对60%至80%的患者起到作用,而且起效比较慢。

对于肢端肥大症患者来说,如果肿瘤太大或全身情况不适合手术,则可以考虑在手术前短期药物治疗,如兰瑞肽和奥曲肽,达到抑制激素的分泌,控制并发症,缩小肿瘤体积的目的。

不过由于罕见病药物在研发、生产方面成本较高,同时患者人群数又少,导致罕见病药物的价格较高。《中国肢端肥大症患者综合社会调查白皮书》显示:肢端肥大症患者药物可负担性差,自费平均医疗支出占家庭年收入35.1%。赵曜教授告诉记者,有些患者由于无法负担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无奈放弃治疗。他们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治疗用药纳入医保,让病友们看到生活的阳光和希望。

栏目主编:许莺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陈俊珺

36岁突然长胖长高、手脚变长变粗,可能是这个肿瘤在作怪!

案例

36岁了,竟然迎来了再次发育的“第二春”,手脚、指头、趾头手脚变大变粗、唇鼻变厚……七年前,谭明(化名)原本正常的长相就开始慢慢“变丑”,最终竟发现是脑垂体瘤在作祟。

今年43岁的谭明(化名)一直在广东肇庆某模具厂打工。据他回忆,大约从七年前开始,他的手脚就在慢慢地变大。“原先穿41码的鞋,现在要穿45码,手指在变得越来越粗,体重也从110多斤增长到了160多斤。”

谭明说,不过对于身体的变化,他一直没有在意。因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所以对于手脚变大,谭明认为这都是正常现象。“男人到了中年,发福变胖也很正常啊。”

上个月底,谭明在工厂组织的员工常规体检中,发现有严重的高血压。“医生说这不符合常规,建议我到医院再复查一次。”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赶到附近医院,空腹测得的血压仍然超高,医生建议他做一次全身体检。最终,颅脑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其颅内有占位性病变。 (据潇湘晨报)

专家简介

娄四龙

主任医师,硕士,

神经肿瘤外科副主任

擅长显微镜微创手术及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腺瘤、胶质瘤、听神经瘤、脊柱脊髓肿瘤等神经系统肿瘤,在复杂颅底肿瘤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等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面容宽大、鼻子变大、嘴唇变厚、手足肥厚粗大、指趾变粗,这些是非常典型的垂体瘤症状。”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科副主任娄四龙说。

什么是垂体瘤?垂体瘤如何发现和治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

垂体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但无论大小都要重视

垂体是位于颅骨深处,即丘脑部位的一个卵圆形小体。成人垂体大约重0.5~0.6克,大小约为1cm×1.5cm×0.5cm。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结构,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织结构,因为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最复杂的内分泌腺。

垂体富含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是人体很多激素的分泌场所,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垂体发生病变会让人体出现很多奇特的症状,例如多尿、肥胖、体格高大等。

垂体瘤是由单个垂体腺细胞发生瘤变而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分泌性肿瘤。目前,垂体瘤的发病率并不高,大规模统计的结果是每年在十万人当中有一个人发病,以30~50岁女性多见,这可能与垂体瘤容易引起女性患者内分泌症状(如月经失调、泌乳)有关,有报道称发病年龄正逐渐年轻化。

绝大多数垂体瘤为良性肿瘤,但无论大小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其位于人体内分泌的中枢,引起的代谢紊乱可从生长、发育、生育等多方面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例如泌乳素腺瘤引起闭经不孕,生长激素腺瘤巨人症等等。

不同类型垂体瘤症状不同,通过内分泌检测和核磁共振检查

通常,我们将直径<1cm称为微腺瘤,肿瘤直径≥1cm且<3cm为大腺瘤,肿瘤直径≥3cm为巨大腺瘤。临床中,垂体瘤类型不同,患者表现的症状多种多样。

(1)泌乳素型垂体瘤:男性表现为性欲下降,女性表现为月经不调甚至闭经、溢乳(出奶水)。

(2)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巨人症,面容改变,手足粗大(穿鞋子尺码增加)。

(3)ACTH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肥胖、满月脸、多毛、紫纹(身上紫红色的皮纹)。

(4)无激素型腺瘤:不分泌激素,肿瘤增大引起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头痛等。

除了各自的症状,共同表现还有多饮、多尿(口渴、小便多)、头痛、头晕、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两边看不清)。如果为垂体瘤卒中(肿瘤出血)还可以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失明。

“如果患者发现自身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泌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等内分泌检测,以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患上垂体瘤。”娄四龙说。

垂体瘤会遗传吗? 娄四龙说,目前在分子、组织以及动物水平上证实,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垂体腺细胞获得持续增殖的活力而导致肿瘤发生,最近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l0pl2.31、10q21.1以及13q12.13三个基因易感位点与中国人垂体瘤发病密切相关,但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说明该病会遗传,对下一代无直接遗传现象。 关于垂体瘤的这些问题 1.女性得了垂体瘤还能生育吗?

垂体瘤患者中有部分是可以怀孕生孩子的,具体能否生育与垂体瘤的类型有关,如果说是无功能型垂体瘤,激素水平正常的,那么一般不影响生育。

激素分泌型的,患者有月经不正常的,有可能会影响生育。不能怀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月经周期紊乱没有排卵导致。一般在服药期间不要怀孕。

泌乳素型垂体腺瘤 , 可以引起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高水平的泌乳素可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因此LH与FSH水平降低,无脉冲型分泌,卵泡发育障碍。同时,泌乳素升高还可直接影响卵巢甾体激素合成能力,导致雌、孕激素不足,因而患者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而大部分女性垂体瘤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月经如果能够恢复正常,再结合辅助生殖技术,是可以进行生育的。

2.长胖和垂体瘤有关系吗?

现代社会肥胖常见,但有部分人因为患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瘤,导致脂肪的代谢和分布异常,脂肪堆积在胸、腹、臀部,而四肢相对瘦小,呈“向心性肥胖”,脸部呈满月状,体重明显增加,四肢皮下血管显露并有紫纹,所以感觉他们变胖了。但是不要太担心,一般通过手术治疗,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也能够慢慢瘦下来的。而大部分人长胖通常还是饮食与锻炼等生活习惯不佳所致,并不是长胖了就是得了垂体瘤。

3.发现得了垂体瘤该咋办?

目前对大多数垂体瘤的治疗还是以多学科协作的垂体瘤团队治疗,其中有神经外科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基因等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长期随访的规范治疗方案。精准医学时代垂体瘤有多种分型及治疗方案,不同的治疗方案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的分型及表现选择个体化治疗。

目前医学专家共识认为对于偶发的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和激素水平变化的垂体瘤,特别是微腺瘤或无功能腺瘤,可以随访观察;泌乳素腺瘤首选药物治疗;其他分泌型腺瘤及有占位效应的大腺瘤首选内镜下经蝶窦手术治疗;手术困难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考虑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可能成为传统治疗途径的重要补充。总之,发现得了垂体瘤,如何早期诊断并准确定义腺瘤的类型尽快咨询神经外科及内分泌医师等给予合理的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4.垂体瘤手术后会复发么?

垂体瘤有一定的复发率,主要还是和肿瘤本身特性有关。一般的垂体瘤,只要手术切得干净,复发率很小;但是一些侵袭性垂体瘤,非常容易复发。所以,通常会要求患者手术后3天、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都复查磁共振和内分泌激素,观察手术区域的动态变化,评价手术疗效。

给医生倒杯水,被发现手指肿大,最后一查竟是癌症!这些信号务必留意

手指肿胀,竟被查出了癌症?!

11月27日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报道,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的江女士不久前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十个手指头变得越来越粗,而且腿部时常伴随着疼痛,吃了药也一直不见好转。

手脚的疼痛感时有时无,江女士就抱着拖一拖的心态,没去医院检查。①

从事房产中介的江女士,有一天接待了一名前来咨询的医生。而江女士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让医生感觉不太对劲。这位医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哲。

“她给我泡茶的时候,倒水的手有一个杵状指,很多肺病患者会出现杵状指(手指肿大)的表现。经过询问,发现她还有一些相关症状,比如说大关节疼痛、发热。”王哲说,他建议江女士到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印证了王哲医生的判断。

江女士做了增强CT后,确实发现肺部有一个5厘米左右的肿瘤,医生诊断为肺癌,目前为中期偏早,建议她进行切除手术。

王哲介绍,所幸江女士的病症及时被发现了,如果再拖上一段时间,癌细胞很有可能出现扩散、转移的情况。①

关节疼痛也有可能是肺癌征兆

有人疑惑,肺癌也会引起关节不适吗?

王哲医生介绍,肺癌到来时,人体的一些关节部位确实也可能会出现变化,多数人会以为是关节炎的表现,但是关节炎所引起的疼痛是持续的,而肺癌所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减轻或者是消失,这一点要注意区分。

“江女士的病例类型是神经内分泌型肿瘤,这个肿瘤会分泌一些相关的因子,来刺激大关节疼痛、发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种病症,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肺部有问题。”王哲说。

3个肺癌信号要警惕!

癌症早发现和晚发现,结局差距不小。

“肺癌越早发现越好,早诊早治能提高肺癌生存率,有些早期肺癌用化疗就能治愈,根本不需要外科手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周清华教授2017年在健康时报表示,“但是肺癌的早发现不能仅仅依靠常规体检,大家要有足够高的警惕意识。如果出现了如下症状,一定要注意。”②

1. 痰中带血丝和刺激性呛咳

出现痰中带血和刺激性呛咳要警惕,这有可能是支气管中央型肺癌的早期症状。

所谓“刺激性呛咳”,就好似气道里呛入一粒米饭,身体做出应激反应导致咳嗽不受控制。支气管黏膜上长出小肿瘤,人体也会像气管中呛了一粒米饭一样想把它排出来。

2. 男性乳房增生、粗壮指

如果是男性,在排除肥胖的情况下,发现自己乳房突然变大,同时手指变粗如鼓槌,就要警惕肺癌鳞状细胞癌。

3. 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胸闷、呼吸困难是各类型肺癌中比较常见的症状,肿瘤导致大气道通气受阻,肺叶得不到换气血液得不到氧气,就会造成胸闷和呼吸困难。

早期肺癌胸痛无规律,是一种钝痛。如胸痛剧烈无法忍受,则已经发展到肺癌晚期。

周清华特别强调,80%肺癌是吸烟导致的,吸烟者比普通人患肺癌风险高很多。因此,想要健康就远离烟草。对于“老烟枪”来说,更要掌握肺癌早期症状,对肺癌时刻警惕。

筛查早期肺癌,建议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它能扫描到1毫米的肿瘤,还对人体的辐射非常小,一年做3、4次仅仅相当于晒了两天太阳。


来源:健康时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