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果然视频丨世界肥胖日:18岁以上肥胖人群超50%
- 2、国家卫健委发话了!超50%成年人肥胖!古智今用:揭秘16:8饮食法
- 3、国家喊你来减肥!总人口超50%是胖子,越往北越胖:国人为啥越来越“难瘦”了
果然视频丨世界肥胖日:18岁以上肥胖人群超50%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中心院区内分泌科举办肥胖日义诊活动。肥胖不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与不健康的食品、生活方式、环境、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肥胖已成为慢性疾病,并且与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脂肪肝、骨关节炎、不孕不育、癌症等多种疾病息息相关。
国家卫健委发话了!超50%成年人肥胖!古智今用:揭秘16:8饮食法
引言近日,国家卫健委的一则报告引发广泛关注:我国超过半数的成年人正面临超重或肥胖的困扰。这一数据背后,不仅反映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更揭示了人们在减肥道路上所遭遇的种种误区。而早在1700年前,东晋名医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中便提出了“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的养生理念,这与现代流行的16:8轻断食法不谋而合。
一、现代减肥困境:误区重重,越减越肥
传统的“少吃多动”减肥理念在现实中屡遭挑战。许多人陷入报复性进食、情绪化暴食的循环,甚至因极端节食而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陷入“易胖体质”的困境。现代研究指出,减肥的关键并非单纯控制食量,而是合理安排进食时间。
二、古智焕新:16:8饮食法的科学解读
葛洪的养生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16:8饮食法,即每天8小时内进食,16小时禁食,这一方法不仅符合古人的饮食理念,更得到了现代科学的验证。
拒绝暴饮暴食:极饿时身体更易吸收热量,建议饭前先喝汤、吃蔬菜,避免“饿狼式”进食。
细胞自噬效应:禁食期间,身体会启动自噬机制,清除老旧细胞,这一理论荣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胰岛素敏感度提升:限时进食可提高胰岛素敏感度,促进脂肪燃烧。
三、实操指南:轻松上手16:8饮食法
无论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是熬夜的年轻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选择合适的进食窗口。
朝九晚五党:9:00-17:00进食,早餐延后,晚餐省略。
熬夜青年专属:12:00-20:00进食,满足夜宵需求,同时保持健康。
在8小时的进食窗口内,注意饮食搭配:
首选蛋白质:鸡蛋、豆浆、鱼肉等,抑制饥饿激素分泌。
碳水后置:运动后食用红薯、燕麦等碳水化合物,优先补充能量。
下午茶巧搭配:原味坚果搭配黑咖啡,延长饱腹感。
避免零糖饮料: 人工甜味剂可能刺激食欲。
拒绝高热量食物:进食窗口内不宜过量食用炸鸡、蛋糕等高热量食物。
关注低血糖:如出现头晕、手抖等症状,立即补充能量,如黑巧克力。
四、额外福利:轻断食的多元益处
除了减肥效果显著外,16:8饮食法还带来了诸多额外福利:
皮肤焕发光彩:细胞自噬清除自由基,改善痘痘、暗沉等问题。
血糖稳定:研究证实,16:8法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脑力提升:禁食期间大脑分泌BDNF因子,增强记忆力、专注力。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尽管16:8饮食法益处多多,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孕妇、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胃溃疡患者以及BMI<18.5的过瘦人群在尝试前务必咨询医生意见。
结语减肥之路不必艰难险阻。借助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力量,16:8饮食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让我们摒弃极端节食的误区,与代谢共舞,享受健康、轻松的减肥之旅。正如葛洪所言:“养生以不伤为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
#健康养生##人活一辈子,金钱,健康,哪个重要##春季养生正当时#
国家喊你来减肥!总人口超50%是胖子,越往北越胖:国人为啥越来越“难瘦”了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雷主任介绍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去年启动实施了“体重管理年”行动。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直呼:“连国家都在督促我了,这回真要认真减肥了!” “减肥,我可太需要了!”
其实几乎每天,我们身边都能听到各种“变胖了”的抱怨,但这还真不是在无病呻吟。
因为,咱们中国人,确实在变得——越来越胖!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胖”,在医学上有着严格的衡量标准,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就规定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5区间是正常,25-30属于超重,超过30属于肥胖。
而具体到我国,BMI正常范围为18-24,24-28称之为超重,大于28称之为肥胖。
“胖”,对应在医学上就是超重以及肥胖。
那中国是个啥情况呢?就总数来说,有2.3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去年3月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的最新数据,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
两项相加,也就是说,放眼全国,胖子总数已经历史性地突破了50.7%,据此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将到65.3%,变胖将是绝大部分人都躲不开的宿命。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在阿信生活的北京,这一指标已经提前达成:2023年北京市成人超重肥胖率58.4%,其中男性的超重肥胖率高达64.3%。
而一项于2023年发表在国际医学学术期刊《糖尿病、肥胖与代谢》,涵盖了近 1580万超大样本的中国成年人肥胖研究则“扎心”地揭示出了中国的发胖轨迹:南瘦北胖,越往北胖子越多。
阿信今天要向各位有志于减脂减重的小伙伴隆重推荐一位王牌专家级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陈伟。
陈伟医生还是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总干事 。
陈伟医生所在科室的门诊每年接诊减重治疗患者近2万人次,本职工作之外,这几年他还通过科普短视频与粉丝们高频互动,对国人在减肥之路上的各种误区和需求都了如指掌。
陈伟医生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了这本为中国胖友们量身定制的——《给国人的医学减重指南》。
简单一句话,只要按照这本书的指导坚持21天,就能看到惊喜的变化,这是经过了陈伟医生以及广大患者共同验证了,且行之有效的方案。
安全的减肥,就是跟着陈医生减肥胖是一种以体脂增加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身材美观,更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月经不调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由于内分泌或代谢异常引起的继发性肥胖,如肿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但大多数肥胖者属于原发性肥胖,即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
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疗肥胖,不妨听听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减重专家陈伟医生的建议。
他在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医学减重指南。
陈 伟
这本书是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和专家共识编写的,它将告诉您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减重目标和意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重方案。无论您是初次尝试减肥,还是已经有过多次失败经历,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有效的方法和答案。
——《给国人的医学减重指南》
陈伟医生曾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作为访问学者代表前往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学习,在行业内编写基于医学减重、糖尿病的循证指南和专家共识多部。
在营养减重领域,他一直掌握国际前沿的技术和理解,也因此才能大道至简,撰写出这本最适合国人的减肥书。
德国哲学家约翰·费希特说过:“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
书中陈医生将手把手教会大家三种最简洁,且久经考验、行之有效的减重生活方式。
你是不是经常会为了一口炸鸡或者一次火锅而充满罪恶感?
你是不是经常会为了体重秤上的数字而夙夜忧叹?
你是不是经常会为了自己的身材而自卑或者自恋?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那么请继续往下看,因为这篇文章可能会改变你对肥胖的认识和态度。
首先,要明确一点:肥胖不是一种审美问题,而是一种健康问题。
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甚至还与17种癌症有关。所以,我们减肥的目的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眼光,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
那么,怎么判断是否肥胖呢?
其实,并不是靠肉眼看或者靠感觉说。医学上有三种常规的评判肥胖的方法,它们分别是:
BMI(体重指数):这个指标很简单,就是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如果BMI大于24,就说明超重了;如果大于28,就说明肥胖了。
但是这个指标也有局限性,比如对于肌肉很发达或者水肿型肥胖者来说,BMI 可能会高估他们的肥胖程度;反之对于老年人或者女性来说,BMI 可能会低估他们的肥胖程度。
所以,BMI 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并不能完全决定你是否需要减肥。
腰围及腰臀比:这个指标需要你用一个卷尺来测量你的腰部和臀部周长。
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或者腰臀比大于0.9就说明有腹型肥胖;如果是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或者腰臀比大于0.85就说明有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是最危险的一种肥胖,因为它意味着你的内脏脂肪很多,会对你的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体脂率:这个指标需要用专业的仪器来测量身体各部分的脂肪含量。
一般来说,男性的体脂率应该在15%-20%之间,女性的体脂率应该在25%-30%之间。
如果体脂率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说明你有过多的脂肪组织,需要减少摄入和增加消耗。
体脂率是最准确的评判肥胖的指标,但也不是很方便测量,所以一般只在医院或者专业机构才能进行。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就可以大致了解自己是否肥胖,以及肥胖在哪里。
当然,这些指标只是一个参考,真正决定是否需要减肥的还是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如果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或者活动不便,那么就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体重和体形。
减肥并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轻松实现你的目标。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呢?
答案是:医学减重!
医学减重是指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减重需求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减重计划,并严格执行。
医学减重不仅能够帮你快速达到理想体重,还能够保证健康和安全,避免减重中的各种风险和不良反应。
那么,如何进行医学减重呢?
其实,只要遵循以下5个步骤,就能够轻松实现21天减8斤的目标!
这5个步骤分别是:明确自己的减重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减重方法、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监测和调整自己的进度和效果、维持和巩固自己的成果。
接下来,阿信将详细介绍这五个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小贴士和案例。
第一步:减重前的筛查与评估
需要了解自己的减重目标是什么,并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来评估自己的肥胖类型、风险等级和意愿程度。这样才能为自己制定合适的减重方案。
第二步:坚持每天称体重
需要每天早上在同一个体重秤上称一次体重,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监测自己的减肥进度,也能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第三步:会吃会烹,合理饮食
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和喜好,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比如高蛋白膳食、限能量平衡膳食或间歇性禁食。
还需要学会正确地选择和烹调食物,避免高热量、高油脂、高盐等不健康的食物。
关于饮食,《给国人的医学减重指南》总结了以下3种易执行的减重饮食方案。
1. 高蛋白膳食
高含量优质蛋白摄入后会抑制人的食欲,饱腹感增强,还能够动员内脏脂肪代谢,见效比较快,如果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再加上有效的运动锻炼,一个月能减4-5千克,短期内可快速减重。
2. 限能量平衡膳食
要求减重者把平常吃的食物平均减掉1/4-1/3的总能量,比如说如果减重者原来一天吃1800-2000千卡能量的食物,那么在减重期间就要减到1400千卡左右。
3. 间歇性禁食(也称轻断食)
轻断食方式现在很流行,有人称其为“好莱坞明星减肥法”,因为很多影视明星都用它来减重或维持体重。
其中“5 2”轻断食是指一周五天正常吃饭,剩下两天相对少吃,称为“轻而不断”。
第四步:积极的身体活动
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种适合的运动方式,比如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或者伸展运动。
还需要每天坚持至少40分钟的运动时间,以增加能量消耗和肌肉量。
注意,过度健身而导致的关节劳损,肌肉损伤反而会把你“按在床上”,从而拖慢减肥进度!
第五步:减重的监测和坚持
需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体重变化、身体指标和健康状况,并根据情况调整减重方案。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不要轻易放弃或者放纵自己。
如果按照这个5步法去执行,就一定能够实现快速而持久的医学减重效果。
最后,如果想让减肥之路更加顺畅、高效、有趣,那么一定不能错过这本《给国人的医学减重指南》!它由陈教授亲笔撰写,给大家提供全方位、专业、实用、有趣的医学减重指导。
无论想了解肥胖的原因和危害,还是想寻找适合自己的减重方案,或者想避免减重中的常见问题和误区,书中都能给你满意答案。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卡通形象、温暖而亲切的语言、简单而有趣的小贴士,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也让减肥之路不再孤单和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