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血压163(肥胖血压162/106)

文章目录:

深圳12岁胖姑娘查出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医生提醒健康饮食

南都•深圳大件事讯 记者李榕12岁的欣欣(化名)身高163厘米,体重138斤。去深圳市儿童医院体检时被检查出“肥胖症(重度)、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性脂肪肝(轻度)、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 小小年纪得了这么多病,医生说,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爱吃甜食,不爱运动,健康亮红灯

家长介绍,欣欣平时能吃能睡,闲时还爱吃零食,像蛋糕、巧克力之类的甜食,也不爱运动。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她的检查结果“亮红灯”了:医生发现她的肝酶异常,建议她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复查。没想到,复查结果刚出来,她就被收进住院部了。

原来,欣欣被检查出“肥胖症(重度)、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性脂肪肝(轻度)、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住院10天后,她的病情趋于稳定,家人为她办了出院手续。没想到,三个月后,欣欣再次住进了病房。原来她经常感到口干,即使是上课也想喝水,这水一喝多,就经常想上厕所。这期间,她的体重也一下子下降了整整10斤。

经过一番治疗,欣欣的病情已有所好转,不久后她又回到了学校。不过,医生告诉欣欣的家人,孩子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对症治疗,饮食也要严格控制。

小心“小胖墩”,慢性病找上门

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生介绍,其实,像欣欣这样小小年纪就得了糖尿病、轻度脂肪肝的小胖子并不在少数。大多数小胖墩都是因为不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运动量不足,导致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积聚于体内。

在深圳,小胖墩已经随处可见。去年5月,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深圳中小学生肥胖率为7.93%,意味着每12个学生中就有1个是胖墩。但令人担心的是,不少家长对孩子变成小胖墩,并没有太在意,甚至还觉得是身体好的表现。

医生介绍,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对孩子当前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将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超重、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倍、3.9倍。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除此以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青春期发育,危害呼吸系统及骨骼,对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并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症等。因此,儿童期肥胖是影响其成年期健康的“炸弹”,家长必须及早重视孩子的体重控制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胖墩?

不是靠目测,也不是靠简单的称重,而是有一套科学的标准——BMI(又称体重指数)。

BMI是体重(公斤数)/身高(㎡)得出的数字,它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

一般来说,判定孩子是否过胖,需要按照性别并对比每岁的标准值进行,但简单判定孩子胖的方法可按照以下进行:

学龄前儿童的BMI超过19kg/㎡

小学三年级以下超过20kg/㎡

小学四年级以上超过24kg/㎡

初中生超过26.5kg/㎡

高中生超过28kg/㎡

怎么才能预防孩子变成小胖墩?

医生介绍,大多数小胖墩是由于不合理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所致。所以,肥胖儿童应积极控制体重,平衡膳食、合理三餐、改变生活、增加运动。

一方面,保持饮食的多样化,注意荤素兼顾、粗细搭配,保证鱼、瘦肉、奶、豆类、蔬菜、水果的摄入。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三餐比例要适宜,按照所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另一方,适宜选择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鱼、虾、蛋、奶、牛肉、禽类、豆腐、豆浆,喝白开水、不喝含糖的饮料及果蔬汁。

尽量不吃这些食物: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高热量食物,各种蛋糕、糕点、糖果、蜜饯、巧克力、冰淇淋、甜点、膨化食品、西式快餐、肥肉、黄油、油炸食品、各种含糖饮料。

医生建议,在“管住嘴”的同时,小胖墩们还要“迈开腿”。在设计运动项目时,首先应对孩子进行医学检查。若有心肺功能异常或严重高血压者则谨慎运动,或避免剧烈运动。坚持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最好达到每天60分钟的中等强度。每周至少完成中等强度运动5天,才可起到控制体重或减轻体重的作用。

同时,孩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和使用电脑的时间每天不应超过2小时;课间10分钟应离开座位去做身体活动,作业每做40分钟,就应活动10分钟;周末、假期作息时间应规律,早起早睡、不睡懒觉。

三个月时间,血压成功从163/100降到正常,他分享2点经验,可借鉴

游先生今年46岁,年龄并不是很大,但已有高血压好几年了,血压163/100,几年来,他有在控制血压,但控制得并不是很好,血压长期偏高,有时虽然降下来了,但之后又会反弹,不稳定。前段时间他来开降压药时,测量了血压,他的血压已经降到正常水平了,他非常高兴。血压一直控制得不是很好,他是如何把它降下来的呢?我通过和他交流了解他的方法,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下,不妨看下,他的降压方法或许有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

三个月前,他一直都在吃一种降压药

可能对于其他一些高血压朋友来说,血压高了几年,吃一种药感觉效果不是很好,自己会更换其他药物吃,但他没有,每次来开药都是开以前吃的那一种。三个月前,他来开药并监测血压时,这样问我:“医生,我的血压咋一直控制不好啊,药也一直在吃啊…”

然后我跟他说,可以调整用药,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加大剂量,一种是在目前吃的这种降压药的基础上,再加其他的。他问我哪种降压效果更好,我告诉他,加一种新的控制血压的效果会更好,于是他听从了我的建议,那天我就给他又开了一种降压药。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你怎么就能确保再加一种药要比增加原来药物的剂量,控制血压的效果更好呢?其实这是有研究的,《内科学年鉴》上有一项研究对于17万多的高血压人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发现,虽然加量的方法患者更容易坚持,但血压控制情况不如加药的方法。

增加一种降压药后,他的血压得到了不错的控制

后来他跟我说,现在同时吃两种降压药,血压确实比以前降下来了一点。看到这,我们就可以知道他的第1条降压经验便是:长期吃一种降压药效果不是很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增加另一种药物

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而不是自己觉得可以加一种药物试试看就随意增加了。

除了调整用药,他的体重也比之前下降了6斤左右,而管理好体重也是有利于降血压的。那么,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他的工作单位离家并不远,以前一般都是开车,但现在他基本都是骑车上下班。他家住在小区6层,他以前都是坐电梯,现在改成爬楼梯了,现在每个星期还会有5天的运动时间,他早上起来会去跑步。跟以前相比,他的运动量增加了不少,也有规律,关键的是,他坚持了下来。一周前,他称体重,跟以前相比已经减掉了好几斤。

除了规律地运动,他还戒掉了一个坏习惯:喝酒。并且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两位“酒友”也开始戒酒了,现在他们经常会约着一起喝茶。

想要控制住体重,光运动还不够,在饮食上,他也做到了管住嘴,以前经常应酬,吃肉喝酒,现在能推的就推掉了,推不掉的饭局,他也会提前告诉大家自己不能喝酒,要降血压,他并不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跟大家说的,所以大家也都没有硬要他喝。

现在他早饭和晚饭都是在家吃,午饭是妻子早上为他做好的,每天吃的食物比较健康,没有以前那样油腻了。

那天来开药时,我明显发现他的身材有所变化,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中年油腻大叔”了,看上去比以前更精神了,也没那么胖了,从内心里也为他高兴。

由此可见,他的第2个降压经验是:控制好体重,饮食和运动双管齐下

通过这位游先生的降压经历,我想说,对于很多高血压患者,只吃药可能未必能把血压控制好,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两种方法缺一不可,因为现在很多人血压高都跟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另外,长时间吃降压药,如果自己感觉效果不理想,是可以适当调整用药的,不过务必要记住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随便听别人说哪种药好就擅自更换。

综上所述,得高血压几年,之前血压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经过增加一种降压药物和管理好体重之后,他的血压逐渐降到了正常水平,这位男子的降压方法,或许不是完全适合每个人,但有些地方是值得大家参考和借鉴的,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调整,相信坚持下去,你的血压也能尽快降到正常。

肥胖是种病 得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肥胖的身体里已然种下了许多疾病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包括血脂异常、糖尿病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以及更易患上脂肪肝、便秘、呼吸性疾病、骨关节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甚至癌症。

肥胖易导致血脂异常

肥胖者往往有多食、喜食高脂肪食物和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由于体内脂肪过多,处理脂肪的能力不足,使得机体组织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和利用减少,导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异常。

肥胖易增加脑血管病变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而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的肥胖者,大脑更容易出问题。肥胖者容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他们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就难以溶解,所以肥胖者容易发生脑血栓,也就是脑梗死。

肥胖易导致血压升高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

肥胖易增加心脏负荷

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着血液的正常流动。肥胖会增加心脏正常收缩的负担,当心脏不堪重负时,血液就会积聚在心血管内,重者甚至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

肥胖易导致脂肪肝

在肥胖者机体中,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一方面肥胖者的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另一方面,由于肥胖者肝脏中合成了大量的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结合的就多,因此血液内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导致肝脏内合成的极低密度脂蛋白难于输出到血液中,所以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就形成了脂肪肝。

肥胖易患糖尿病

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而且,发生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越大。

肥胖易引起骨关节疾病

肥胖可能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主要有三种:骨性关节炎、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和痛风性骨关节病。其中发生最多、危害最多的是骨性关节炎。肥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影响膝关节,其次可影响髋关节及手指关节等。

肥胖者易患癌症

肥胖妇女容易患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肥胖男性容易患前列腺癌。肥胖者,无论男女都更容易患结肠癌及直肠癌。肥胖的程度越严重,上面几种癌症的患病率就越高。

肥胖带来的不良后果实在太多了,所以胖友们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才能真正地健康长寿。

【免责:本平台部分文章改编自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重在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

编辑:袁丽丽 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jilinsheng12320@163.com

联系电话:0431-12320

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

关注健康吉林12320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在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