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肥胖(吃保健品体重会增加吗)

文章目录:

“海淘”来的保健品内竟含有违禁药物!吃了容易中毒,已被多个国家拉入黑名单

减肥药,你可能不陌生,毕竟很多人把“身材管理”当作毕生追求的事业,在与减肥“斗智斗勇”的漫漫长路上,各式各样的减肥药因其“服用便捷、出力少”,深受广大瘦身人士的欢迎。

那么这些“减脂捷径”是否健康、合规呢?

杭州市跨境电商综试区质保平台携手杭州网、老爸评测联合发起消费者检测线索征集,经过10多天的活动共收集到了近千位消费者对于12个“海淘”保健品品类的投票数据,并根据投票结果制定了2批共186款“海淘”保健品的抽样监测计划。

对减肥药的样品检测,记者发现,有2款保健品含禁用药物成分,虽然有一定的抑食减肥功效,但吃了容易中毒。

检测结果:

品名

购买平台店铺名称原产国检测结果 日本汉方koneya植物酵素夜间饱腹感日夜升级版带防伪120粒淘宝全球购桃桃妈日本正品代购日本西布曲明2.5×104 mg/kg 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5.7×104ug/kg 【JD快递】日本进口koneya汉方 日夜加强版60粒*2防伪版绿色燃脂胶囊(日用 ),(夜用)京东国际sousias营养健康海外专营店日本西布曲明2.6×104 mg/kg 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5.9×104ug/kg

根据检测结果,两款产品均添加了药物成分“西布曲明”,含量分别达25000mg/kg和26000mg/kg。

什么是西布曲明?

“西布曲明”(Sibutramine)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食等作用,曾在1997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随后在欧盟、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2000年在中国上市。

一般来说西布曲明限定剂量在每次5-15mg,每天1次,具体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调整剂量,然而通过对上述两个保健品检测结果来看,每粒内含10mg的西布曲明,这意味口服多余1粒时就已超出限定剂量范围,且现无药物过量的特效解毒药,因此食用风险巨大。

从2010年开始,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已相继将西布曲明列入黑名单,并严令禁止在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中添加西布曲明。

除此之外,两款产品均检出了“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含量分别是57000ug/kg和59000ug/kg,“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是西布曲明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与西布曲明具有一样的代谢活性,也在实际产品中被禁止使用。

根据这两款产品的外包装标识,配料成分里均未标示含有“西布曲明”和“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属于非法添加。

尽管“西布曲明、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已被列为禁药,但由于其药物价格低廉,且确有一定的抑食减肥功效,因此仍有一些不法商家违法将其加入到减肥食品中达到明显的服用效果,以此牟取暴利。

对于这两种成分,原产国是如何规定的呢?记者了解到,两款产品标识的原产国均为日本,该类产品在日本被称为“特定保健用食品”,要求也很严格:原料是食品配料,不能使用药品,且需对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进行认可。因此,根据原产国要求,该类保健品被检出“西布曲明”和“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亦属于违规。

检测毕竟有限,难以涉及到所有的产品。那么,消费者们在购买各类保健品的时候,如何有效地“辨真伪”呢?

大家还可以在“跨境进口商品质保平台”小程序上输入报告单号,一键智能查询商品溯源信息。如果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一键反馈”进行投诉或举报。

消费预警:

如果你在服用减肥保健品后,也出现类似的“口干、尿频、心跳加速、持续性体温较高、频繁失眠、口臭、便秘、头痛或头晕、精神恍惚”等症状,极有可能是购买到了违规添加西布曲明的药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了含有该成分的减肥保健食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除此之外,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论是正规减肥药还是可能有效的减肥保健品都是针对肥胖人群的,也就是体重指数(BMI)超过 24 的人群。因此,提醒各位消费者要想减肥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一日三餐均衡进食,同时配合着运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杭州网

上游大数据 | 超两成90后一直在用保健品,肥胖成健康最大威胁

别买!别买!百万粉丝主播卖的“减肥神药”含有毒成分,32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主播销售的“减肥神药”竟含有非法添加违禁成分“布噻嗪”,有消费者网购该“神药”食用后出现呕吐、肠胃痉挛等不适症状。

近日,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成功打掉一个通过直播销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的犯罪团伙,关停直播间15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2人,查扣问题减肥产品7万余粒。

前期,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举报,称某平台多名主播销售“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压片糖果”等声称具有减肥功效的食品,消费者网购食用后出现口干、呕吐、小便增多、肠胃痉挛等不适症状。随后,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在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的指导下,对相关带货主播展开调查,并将产品送检。

经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减肥神药”均含有“布噻嗪”成分。作为一种噻嗪类利尿药物,“布噻嗪”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水肿,但不当服用会造成大量脱水,长期服用更会导致严重健康问题,如电解质紊乱、脂质代谢紊乱、抑制胰岛素分泌等不良反应,这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利尿剂短期内大量脱水的特性,制造“快速减肥”的假象。

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食品中不允许添加药品,但国家公布的食品违法添加物质名录中并没有“布噻嗪”,也就是说,对这种新型添加物,不能仅靠对药物成分副作用的推理,还需要客观专业的论证,认定其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才能追究嫌疑人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刑事责任。对此,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组织相关专家对“布噻嗪”的性质及危害性进行论证。最终,将“布噻嗪”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相关“网红”主播的行为亦涉嫌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固定相关证据后,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将案件移交至海淀警方,并成立联合专案组展开侦查。

经侦查发现,这是一个以“网红”主播为销售核心,通过直播平台夸大宣传,与上游非法生产厂家勾结,面向全国广泛销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以谋取巨额非法利润的犯罪组织。该组织以王某某为首,与三四个老乡经营着一家无实体店的空壳食品公司,由他们提供原料找工厂代加工生产低成本减肥食品,再借助“网红”主播的流量进行销售。这种低成本、高利润的模式吸引了十几个直播间的“网红”主播参与其中,他们有的低价批发销售,有的则为王某某的公司代销。这十几个直播间的粉丝量总计超过1500万,影响力巨大。

2024年11月,专案组在江苏、广州、安徽、湖北、山东、天津等8省11市同步收网,警方对包括多名百万级粉丝“网红”主播在内的3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关停直播间15个,查扣问题减肥产品7万余粒。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了解,这是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破获的第二起同类案件。2024年7月,一名拥有500多万粉丝的“网红”主播徐某某销售含有利尿剂“苄氟噻嗪”的“小粉豆”减肥产品。该案件中,商家将有“蓝帽子”认证的减肥保健品,搭配几颗散装的“小粉豆”一起捆绑销售,让不少“粉丝”争相抢购。经联合调查发现,徐某某销售的“蓝帽”认证保健品确实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但捆绑销售的“小粉豆”却没有厂家名称、没有生产地址、没有成分说明,是典型的“三无”产品。目前,该主播已被提起公诉。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无需节食,无需运动,不头晕,不恶心,给产品一次机会,三天让你瘦五斤!”这类减肥、医美话题频上热搜,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人们的容貌焦虑和身材焦虑,也给了一些不法商家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消费者追求速效的心理,大肆宣扬“减肥捷径”,甚至不惜在产品中非法添加违禁成分,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将贯彻落实“铁拳”执法行动各项要求,持续聚焦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依托行刑衔接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

转自:BRTV新闻

来源: 哈尔滨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