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儿童青少年怎么吃才能防治肥胖?上海健康大讲堂举办科普讲座
- 2、2024“五进”活动丨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开展“合理平衡膳食 控制儿童肥胖”讲座
- 3、家有“小壮壮”的看过来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宝典来了
儿童青少年怎么吃才能防治肥胖?上海健康大讲堂举办科普讲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瞿乃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2024年5月20日是第35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日前,“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2024年中国学生营养日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在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小学举行。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汤庆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中级营养师刘云曼为师生及学生家长介绍了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学龄期肥胖防治中的饮食误区,帮助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
汤庆娅介绍,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过于偏爱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年攀升。她强调,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这6种营养素的摄入不足都可能会对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影响,营养素摄入过多则会引起肥胖、慢性病,甚至一些肿瘤。她提醒,可以参考《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图(2016)》合理饮食,同时,还要警惕食物中的“脂肪刺客”:“如起酥糕点、带馅包子和饼、肉粽、巧克力、油炸薯片、坚果以及加工食品等,它们中含有大量脂肪,只是掌握了‘隐身’技能。”
刘云曼在讲座上说,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减重就应该少吃或不吃碳水化合物和肉类。事实上,主食和肉类在儿童青少年的一日三餐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吃得丰盛又能减重?刘云曼介绍了她在医院减重门诊中常推荐的“聪明饮食”诀窍:“巧克力、薯片、冰淇淋等都是小朋友很喜欢吃的零食,但往往还没过足嘴瘾,就已经轻轻松松摄入了500大卡。如果将这些高热量零食换成主食、蔬菜、肉类等食物,并在烹饪时控制食用油的用量,就可以吃得很丰富,在保证各种营养充足摄入的同时,还能控制热量,轻松减重。”她在门诊中发现,有些小朋友习惯将牛奶当水喝,其实,牛奶的脂肪含量较高,一盒250毫升的牛奶中约含8克脂肪,建议每天喝300~500克牛奶即可。
5月是上海市2024年中小学生健康月。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奉贤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奉贤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姜蕾,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4“五进”活动丨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开展“合理平衡膳食 控制儿童肥胖”讲座
为全面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健康北京行动,加强健康文化建设,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4年5月16日,朝阳区疾控中心联合豆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开展“合理平衡膳食,控制儿童肥胖”讲座。讲座由朝阳区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主治医师赵静主讲,241名学生参与。
讲座中,赵静详细阐述了儿童肥胖的根源及其潜在的健康威胁。她指出,肥胖不仅是体重超标的问题,更是健康隐患的源头,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学生们对肥胖的危害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随后,她深入剖析了合理平衡膳食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她详细讲解了五大类食物的摄入比例,并提供了关于食物选择和搭配的具体建议。她强调,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至关重要,是预防肥胖的关键。此外,她还特别强调了运动在控制儿童肥胖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她鼓励学生们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培养积极的运动习惯,以此作为对抗肥胖的有效手段。在讲座的尾声,赵静分享了一些实用的饮食建议,如定时定量进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等。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学生们建立更为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
此次合理膳食主题讲座,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健康意识,还有助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平衡膳食的具体方法,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有“小壮壮”的看过来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宝典来了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条件丰足,校园里“小壮壮”的身影逐渐增多,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显现。不久前,国家疾控局发布了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十要义”。该“十要义”由学生版、家长版、学校版、社区版4个版本组成,每个版本分别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和建议。今天我们和长沙市第一医院专家一起来了解青少年肥胖的评估和防控方法。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宝典解读
学生版包括:了解超重肥胖对健康的长期危害,重视保持健康体重;学会使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自测评估表》;多吃品种丰富的食物;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等。
家长版包括:定期为孩子称体重、量身高,监测掌握体重变化;为孩子准备品种丰富、营养均衡的餐食;鼓励并陪伴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等屏幕时间等。
学校版包括:将超重肥胖防控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学生超重肥胖筛查,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品种丰富、烹调合理、营养均衡的学生餐;安排符合规定的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至少60分钟活动时间等。
社区版包括:通过社区宣传栏、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超重肥胖的危害和防控知识;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工作坊和宣传活动;与社区内学校密切合作,促进社区、家庭与学校联动等。
青少年肥胖如何判定与评估
在青少年肥胖的判定方面:年龄≥2岁儿童使用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来诊断超重和肥胖。
根据中国2~18岁BMI百分位数值表,BMI ≥同年龄同性别第95百分位诊断为肥胖;BMI 处于同年龄同性别第85~95百分位诊断为超重。
如果您的孩子BMI还未“达标”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可以通过计算腰围身高比评估一下是否为向心性肥胖(俗称苹果型身材,表现为“大粗腰”)。中国儿童数据显示,男童腰围身高比>0.48,女童腰围身高比>0.46时,提示向心性肥胖,往往提示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在青少年肥胖的评估方面:对于2-7岁的年龄段,建议处于85-94%BMI范围或超过95%BMI但无明确并发症的儿童,可以保持体重、无需干预;对于7岁以上的儿童,建议处于85-94%BMI范围并且无并发症的个体保持体重,而对于有并发症或者超过95%BMI的个体则需要干预并减重。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影响长高、早熟,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表现不自信、自卑,因为担忧自己形象而不喜欢人际交往和户外运动,害怕被人取笑。有些还会出现行为异常、性格缺陷、交往困难等问题,都会随着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加重。
而且,肥胖可让孩子出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传统观念中的“成年慢性病”,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癌症等病过早发生的风险。所以,青少年肥胖是影响终身健康的慢性病,需要家长朋友的重点关注。
青少年肥胖的诱因有哪些?
青少年的肥胖与缺乏运动、摄入过高、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比如:喜欢甜饮料及一些非健康食品,不吃早饭、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不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看电子屏幕时长大幅度增加 ,隔代的溺爱等。
青少年肥胖重在早期干预
从生命早期开始预防建议妈妈从怀孕开始就注意合理膳食和科学营养搭配,防止孕期营养过剩。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控制的目的不是节食,而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方式使体重下降。家庭膳食推荐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和全谷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青少年还应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饮料和过多零食和点心。
增强体育锻炼制定合理可持续的运动方案,培养孩子爱运动的生活习惯。
重视青少年体格生长,将监测青少年常规健康检查。
青少年如何纠正超重与肥胖?
在青少年体重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膳食均衡,做到定期锻炼,吃动平衡,那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陪伴孩子一起管理体重。
青少年减肥以生活干预为主,对于青少年行减重手术相对而言较为谨慎,参考《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推荐中国儿童减重代谢手术适应证即BMI≥32.5且伴有至少2种肥胖相关合并症,或BMI≥37.5且伴有至少1种肥胖相关合并症,通过饮食调整、坚持运动及正规药物治疗等未能达到显著减重目的的病人,通过严格的术前相关评估,可以行减重手术,而且目前多数文献支持减重手术,在实现可持续减轻体重和改善并发症方面的益处。(通讯员 曾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