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 肥胖(血沉高消瘦的原因有哪些)

文章目录:

【医学小常识】肥胖原来和风湿也有关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侯秀娟 博士研究生茹尘

每年的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的肥胖日主题是“Let’s Talk About Obesity and…”旨在引起大家对肥胖的重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肥胖、控制肥胖。

肥胖是由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长期失衡发展而来的疾病,最终导致体内脂肪过多。根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肥胖不仅可以诱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疾病,同时与各种风湿免疫疾病关系密切,因此,风湿患者同样要注重严格控制体重,防治肥胖。

肥胖与风湿病的关系

1、肥胖与类风湿关节炎

脂肪组织可发挥免疫和促炎作用,其可分泌脂肪因子和炎性介质,介导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进而导致自身耐受机制的缺陷。一些研究发现,肥胖增加患RA的风险,肥胖者患RA的风险增加了23%,超重者患RA的风险增加12%[1]。有研究指出RA患者的BMI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DAS28等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2],同时肥胖会增加RA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对于RA患者而言,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肥胖所触发的炎症反应,同时有利于减少RA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肥胖与痛风

肥胖是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细胞可分泌脂联素、瘦素等脂肪因子,这些脂肪因子参与肥胖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痛风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瘦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同时BMI值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3]。肥胖参与痛风发病的机制以外,痛风本身的慢性炎症刺激亦可能通过内分泌异常、脂代谢紊乱等途径加重患者的肥胖状态,因此痛风患者更应严格控制体重[4]。

3、肥胖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 骨磨损、软骨下骨硬化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为特征 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肥胖可使膝关节承受的机械应力和摩擦增大,进而增加骨关节炎的患病风险及病情进展[5]。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所致脂肪组织炎症、脂肪组织自身合成与释放相关因子、肥胖相关代谢异常在肥胖诱发骨关节炎的炎性因素中发挥重要作用[6],因此对于骨关节炎的患者控制体重,不仅可以延缓骨关节炎的发病进展,同时改善骨关节炎所造成的活动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肥胖与银屑病

多项研究证明,肥胖是银屑病发病和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可通过上调促炎细胞因子而加重银屑病样皮炎[7]。瘦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脂肪因子,在银屑病个体的皮损中过度表达,并参与银屑病皮损的细胞增殖和炎症[8]。早期治疗肥胖,可以降低银屑病的严重程度,从而降低银屑病治疗相关风险。

风湿病人如何控制肥胖

1、合理饮食

少吃高能量食物,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9]。鼓励多摄入以乳制品为主的优质蛋白,不仅有助于减重同时促进钙的吸收,维持骨量保护骨骼健康,对于风湿病患者尤为重要。增加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奶、全谷类食物摄入,减少红肉、油脂、精制糖及含糖 饮料摄入,进食适当的坚果、豆类,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保持一日三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规律进餐,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10]。此外,间歇式断食膳食或营养代餐等其他膳食减重干预措施,可在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2、运动疗法

风湿病多会累及关节,因此运动要掌握方法,应根据个人的耐受情况合理掌握每天的运动时长[11]。提倡有关节炎的肥胖患者坚持有氧、增加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的运动方式,可以考虑游泳、骑行、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同时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爬山等,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3、中医治疗

肥胖的中医病名是“肥脂”“膏浊”。中医常讲“肥人多痰湿”,超重和肥胖者常倾向于痰湿、湿热和气虚体质。中医治疗可以通过结合患者的体质、中医辨证、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起到减重的作用[12]。

辨证治疗与辨证施膳:

①脾虚湿阻证: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处方:参苓白术散。

辨证施食:白扁豆、大枣、山药、龙眼肉、茯苓、橘皮、莲子、薏苡仁。

②胃肠实热证。治法:清泄胃热,通腑泄浊。 处方:佩连麻黄汤。辨证施食:决明子、昆布、胖大海、荷叶、葛根。

③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化痰。 处方:逍遥散。 辨证施食:佛手、橘皮、薄荷、白萝卜。

④脾肾阳虚证。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利水。 处方:真武汤加减。 辨证施食:芡实、山药、茯苓、肉桂、生姜。

中医药外治疗法疗效直达病所、起效快、且副作用小。临床多采用针刺疗法、针刀治疗、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疗法在控制体重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3]。我科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中药溻渍、耳穴压丸、穴位贴敷治疗等,针灸、推拿、按摩促进气血运行通畅,不仅可以有效改善风湿病患者关节疼痛的症状,在控制体重方面也具有独特疗效。

参考文献

1、Karlsson T, Hadizadeh F, Rask-Andersen M, Johansson Å, Ek WE.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Risk of Rheumatic Disease: Linear and Nonlinear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Arthritis Rheumatol. 2023 Nov;75(11):2027-2035. doi: 10.1002/art.42613. Epub 2023 Sep 28. PMID: 37219954.

2、Fang S, Suh JM, Reilly SM, Yu E, Osborn O, Lackey D, Yoshihara E, Perino A, Jacinto S, Lukasheva Y, Atkins AR, Khvat A, Schnabl B, Yu RT, Brenner DA, Coulter S, Liddle C, Schoonjans K, Olefsky JM, Saltiel AR, Downes M, Evans RM. Intestinal FXR agonism promotes adipose tissue browning and reduces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Nat Med. 2015 Feb;21(2):159-65. doi: 10.1038/nm.3760. Epub 2015 Jan 5. PMID: 25559344; PMCID: PMC4320010.

3、Dong Z, Zhou J, Jiang S, Li Y, Zhao D, Yang C, Ma Y, He H, Ji H, Jin L, Zou H, Wang J. Epi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PKD2 and ABCG2 influences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Hereditas. 2020 Jan 27;157(1):2. doi: 10.1186/s41065-020-0116-6. PMID: 32000861; PMCID: PMC6986014.

4、杨清雅,许超,杨亚旭,等.肥胖与痛风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3,12(01):70-75.

5、刘高卿,金柱,刘晓萌,等.肥大细胞在肥胖患者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8):47-50.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3.18.10.

6、Guerreiro VA, Carvalho D, Freitas P. Obesity, Adipose Tissue, and Inflammation Answered in Questions. J Obes. 2022 Jan 22;2022:2252516. doi: 10.1155/2022/2252516. PMID: 35321537; PMCID: PMC8938152.

7、Kanemaru K, Matsuyuki A, Nakamura Y, Fukami K. Obesity exacerbates imiquimod-induced psoriasis-like epidermal hyperplasia and interleukin-17 and interleukin-22 production in mice. Exp Dermatol. 2015 Jun;24(6):436-42. doi: 10.1111/exd.12691. Epub 2015 Apr 16. PMID: 25777289.

8、Abdel Hay RM, Rashed LA.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leptin gene 2548G/A polymorphism, the plasma leptin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psoriasis. Exp Dermatol. 2011 Sep;20(9):715-9. doi: 10.1111/j.1600-0625.2011.01299.x. Epub 2011 May 16. PMID: 21569107.

9、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11):1-55.

10、广东省针灸学会肥胖专病联盟,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专家组,陈裕,等.肥胖症中医减重体质膳食模式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11):1124-1129.

[11]陈伟,江华.2016年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05):430-433.DOI:10.19538/j.nk2017050117.

12、肥胖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08):786-794.

13、涂玉洁,万红,王萍,等.常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腹型肥胖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23,45(05):871-875.

【汤医科普】“血沉”是什么?它又是哪些疾病的暗号?

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将抗凝的血静置于垂直竖立的小玻璃管中,由于红细胞的比重较大,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沉,正常情况下下沉十分缓慢,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ESR。健康人的血沉数值波动在一个较窄的范围,许多病理情况可以使血沉明显增快,红细胞沉降率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血沉是检查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病的一项重要标志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检查各种炎症、贫血、严重的创伤、免疫组织病、结缔组织病、风湿病等情况。

血沉增高和血沉降低

1. 血沉增高

血沉增高,最常见的疾病是结缔组织病,例如风湿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炎症感染的时候,也会导致血沉增高;结核类疾病、肿瘤和艾滋病等情况血沉也会出现增高。

人体在炎症感染的时候会出现血沉增高,但是血沉增高并不一定都是炎症感染而导致。

血沉高不能够明确诊断是哪一种疾病引起,所以临床上对于血沉增高的情况,要进行系统检查和综合分析来判断。

血沉高有生理性增高和病理性增高,生理性增高可见于进食和运动后、女性的月经期等等,生理性增高对人体没有大的影响。病理性增高常见的原因有活动性风湿热、恶性肿瘤、严重贫血、活动性肺结核等等,病理性血沉增高对身体的危害与原发病有直接关系。

2. 血沉降低

血沉降低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极度增高、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使用阿司匹林、脱氢皮质醇,奎宁等药物。

作者简介

健康管理中心

护师

管思娣

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从事护理工作二十余年,具备丰富的医学常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支持线上预约挂号

血沉异常不是小事!

血沉,全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作为一项常规的检验项目,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尤其是监测炎症和免疫状态变化方面。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而言,血沉的异常更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健康信号。

◼血沉是什么?

血沉,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在抗凝血液中沉降的速度。正常情况下,血沉的参考值为:

成年男性:每小时0~15毫米(mm/h)

成年女性:每小时0~20毫米(mm/h)

当男性血沉超过15mm/h,或女性超过20mm/h时,即可视为血沉增高。

◼血沉升高的原因

血沉升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血沉升高常见于女性经期、妊娠期及老年人等,这可能与生理期贫血或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有关。

病理性血沉升高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多与疾病相关,如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结核病活动期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恶性肿瘤及急性胰腺炎、血液系统疾病等。

此外,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血沉升高。

◼类风湿患者怎样才能降低血沉?

对于 RA 患者来说,血沉升高往往是体内炎症活动的直接表现,反映出疾病仍处于活动状态。

RA 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在疾病活动时,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 6(IL-6)、白细胞介素 - 1(IL-1)等,这些炎症因子会刺激肝脏生成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等,从而使血沉升高。

因此,降低血沉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抑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1、合理用药

西药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IL-6抑制剂等)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从而降低血沉。

中医治疗:中医将 RA 炎归为“痹症”范畴,认为多由风寒湿邪侵袭所致。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通过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活血化瘀等方法,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缓解类风湿症状,降低血沉的目的。

2、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控制 RA 病情同样重要,如果病情不受控,血沉就很难降低下去。

患者应当注意戒烟、避免感染、减少劳累、合理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的有氧运动和关节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同时,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参考资料:

[1]朱香琴,高敏. 血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在类风湿关节炎联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现代医生, 2024, 62 (17): 34-37.[2]崔文娟,李艳. 红细胞沉降率在检验工作中的应用 [J]. 医学信息, 2023, 36 (17): 189-192.[3]钟意,刘静,孟艳芳.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期间红细胞沉降率、白蛋白表达对感染发生的影响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 (16): 3939-3942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