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肝炎重度症状(肥胖 肝)

文章目录:

出现这3种征兆,说明你有重度脂肪肝!如何防治?专家给出忠告

肝脂肪变性是指细胞胞浆里面甘油三酯的沉积,也就是整个细胞浆里面可以看到大块脂肪滴或多发的小泡性脂肪滴,常因营养异常或缺氧、中毒、感染等因素导致,在光镜或电镜下可看到整个细胞里有大量空泡,而这些空泡其实就是脂肪组织的沉积所致。

如果脂肪沉积过多,就会把整个细胞的胞浆都占据,整个细胞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部分严重的脂肪沉积会把整个细胞撑破,从而出现相应的脏器损害,比如常见的脂肪肝,脂肪肝严重了,大量细胞被脂肪滴撑破可导致细胞破裂,此时就有可能会导致自发性肝炎。

如果#脂肪肝#过于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主要表现:出现不良的一些表现、症状,包括出现恶心、呕吐、厌油、腹胀、乏力、肝区不适等脂肪肝的感觉、症状。

2、肝炎及肝损害表现:重度脂肪肝容易引起肝炎、肝损害,这部分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低热或者肝区疼痛,甚至有的会出现黄疸类的肝炎表现。

3、肝硬化及肝纤维化表现:如果重度脂肪肝持续存在,持续进展为肝炎,后期有可能出现肝硬化、肝纤维化等等一系列的改变。

脂肪肝是否会出现问题,每个人都有差异,如果是重度脂肪肝肯定是越早处理越好,病情一旦持续下去,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其实治疗脂肪肝没有特效药物,最主要的就是运动锻炼、饮食控制。但可以根据脂肪肝的不同类型,给予相应的辅助型药物治疗,例如:

1、对因治疗的药物:针对脂肪肝的病因进行控制的药物,重度肥胖者可给予减肥药物,减肥药物有奥利司他。针对#高血脂#,可使用贝特类或者他汀类的药物。针对糖尿病,可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以上都有助于控制脂肪肝的病因,对于脂肪肝的控制也有效果,针对脂肪肝本身并没有特效药物。

2、保肝药物:脂肪肝若引起肝炎、肝损害,需使用保肝类的药物,可以使用甘草酸制剂、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类药物进行保肝。

3、抗肝纤维化药物:如果脂肪肝严重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可以适当使用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目前并不是绝对有效,有效率并不是特别高,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创作不易,动动您的小手指,点赞、评论、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敬请关注@肝胆外科孟泽武医生。

西媒:肥胖且脂肪肝伴炎症患者罹患严重新冠肺炎风险较高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体专电 西媒称,国际期刊《肝脏病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肥胖且脂肪肝伴炎症患者罹患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更高。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0月21日报道,根据西班牙肥胖症学会的一项研究,最新数据表明80%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患有肥胖症。此外,在新冠病毒引起的各种症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出某种类型的肝衰竭。

报道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具有炎症的脂肪肝的特征是炎症和肝纤维化,它与肥胖症有关,全世界有19亿人患有此病。

该研究由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康波斯特拉大学单一分子医学和慢性病研究中心的分子代谢实验室以及相关肝脏与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研究证明,在肥胖且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身上,病毒的细胞受体ACE2以及促进病毒膜与细胞膜结合的分子Tmprss2皆有更高的表达。

研究人员诺盖拉斯博士和马丁内斯·昌塔尔博士说:“因此,这些患者表现出非常有效的病毒进入机制,在感染时会增加他们的脆弱性。”

在同一项研究中,已经确定,在肥胖且脂肪变性(比脂肪性肝炎病情较轻的阶段)患者或者肥胖且有2型糖尿病(同样密切相关的两种疾病)患者身上,这种病毒进入机制并未升高。

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期刊《肝脏病学杂志》上发表,这是肝脏病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

西媒:肥胖且脂肪肝伴炎症患者罹患严重新冠肺炎风险较高

西媒称,国际期刊《肝脏病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肥胖且脂肪肝伴炎症患者罹患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更高。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0月21日报道,根据西班牙肥胖症学会的一项研究,最新数据表明80%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患有肥胖症。此外,在新冠病毒引起的各种症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出某种类型的肝衰竭。

报道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具有炎症的脂肪肝的特征是炎症和肝纤维化,它与肥胖症有关,全世界有19亿人患有此病。

该研究由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康波斯特拉大学单一分子医学和慢性病研究中心的分子代谢实验室以及相关肝脏与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研究证明,在肥胖且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身上,病毒的细胞受体ACE2以及促进病毒膜与细胞膜结合的分子Tmprss2皆有更高的表达。

研究人员诺盖拉斯博士和马丁内斯·昌塔尔博士说:“因此,这些患者表现出非常有效的病毒进入机制,在感染时会增加他们的脆弱性。”

在同一项研究中,已经确定,在肥胖且脂肪变性(比脂肪性肝炎病情较轻的阶段)患者或者肥胖且有2型糖尿病(同样密切相关的两种疾病)患者身上,这种病毒进入机制并未升高。

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期刊《肝脏病学杂志》上发表,这是肝脏病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编译/王露)

来源:参考消息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