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有四类 减肥各有招
一肥胖患者,不足一米七的个,体重却有一百八十多斤,他的妻子老是说他太胖了,他自己也感到因肥胖的原因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于是下定决心开始减肥。
什么方法减肥好呢,他还真不知道。于是他只好采用了大家一贯使用的方法——节食。他早晨只喝一碗米粥,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吃,中午只吃小半碗面条,晚上只喝一点奶粉。他这么大的块头每天只吃这么一点东西,还真亏他减肥的迫切心情和常人无法企及的顽强屹立。
他本以为这样坚持半个月就会有成效,可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一个星期没过去,就受不了了。这时他脸色发白,浑身出虚汗,走起路来气喘吁吁,看来不能再坚持了,再坚持就要出大事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这样减肥靠盲目节食的人有很多,有的人可能会起一点作用,有的人不但不起作用,还会出现像林先生这样的症状。看来减肥光靠节食是行不通的。不是有一种减肥的广告药也说吗“要适当吃点哟,这样才有劲减肥”。
其实万物有因就有果,肥胖症状出现了,自有他出现的原因,我们减肥时应当找出肥胖的原因,从源头上给予堵截,采取釜底抽薪的方法,这样才有效果。而如果不去找原因,只在这个“结果”上转圈圈,那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中医强调治病要求本,这个“本”其实就是导致病症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疾病的本身。
我们的祖先对肥胖早就有清楚的、辩证的、全面的认识。中医说:气虚则胖,血虚则瘦。大家或许会发现,一般长寿的老人,体型都是不胖不瘦的,不胖表示他的气不虚,而不瘦正代表了他血不虚;做到气血不虚、人们当然也会健康长寿。气不足则会胖,血不足则会瘦,对于极胖和极瘦之人来说,平衡气血总的思路就六个字:胖补气,瘦补血。气血平衡,胖人就会变瘦,瘦人就会变胖,身体内的各种不适感就会自动消失。现在不胖不瘦的病人越来越少了。气不足则胖,气不足的原因有四种,因而胖子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具体说来就是胆小的胖子气虚;怕冷的胖子阳虚;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人活一口气”,一个人如果气没了,那生命也就结束了。气是人体的动力,动力不足,人就会变得心虚胆小,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没精打采,气喘吁吁,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满身肥肉,身体庞大,行动笨拙,当他向你走来时,你会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但当他一开口说话,你就发现原来这个庞然大物其实虚弱无力,因为他低怯的声音流露出了内心的胆小。看一个胖子是不是气虚,还应该特别注意舌头。气虚的胖子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舌头两边有明显的齿痕。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受齿缘压迫所致。舌体胖大的原因是水太多,水将舌体泡大了,水为什么会多呢?这是因为气虚,气化功能较弱,不能将水湿代谢气化出去。所以,如果一个胖子的舌头有齿痕,那么,这个胖子十有八九属于气虚型。最后,判断是不是气虚型胖子,还要看他的精神状态,一般气虚型胖子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还经常头晕健忘。“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就弱,血行迟缓,人就会气短懒言,容易疲乏。气虚推动无力,血液无法充分到达脸上,所以这类人总是白白胖胖的。正如古人所说“其人肥白,多属气虚”。
这种类型的肥胖病人,平时可多用黄芪、党参等补气的药食两用之物来泡水喝或煮汤,这两物药物都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也可多吃小米、猪肚、胡萝卜和香菇,因为这些都是补气的食物。
在我们周围还有这样一类胖子,他们非常禁不住冷。他们生活中特别怕冷,大热天还要穿上秋衣秋裤,这一类胖子多为阳虚。这类胖子往往还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有的还会出现阳痿。
针对这类胖子的体质特征,我们在生活调节与治疗上可采用张仲景著名的方子——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又叫八味肾气丸,由八味药组成,分别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如果去掉后面两味药,就成了六味地黄丸,因为它比六味地黄丸多了肉桂和附子,所以,人们又叫它桂附地黄丸。其功能为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大家一定知道加湿器是如何加湿的吧!水放在一个容器里,一般情况是出不来的,如果通上电加热,水蒸气就会像雾一样蒸腾而上。附子和肉桂这两味药,就相当于给加湿器接通了电流,它能将寒冷的肾水加热气化。附子性味辛甘,大热,肉桂性味辛甘,温,它们一进入人体之后,就能产生热能,将寒冷的肾水加热,变成肾气,这样,人的全身就开始逐渐温暖起来。也可以经常按摩后背督脉上的长强、命门和百会三个穴位。督脉总督一身阳气,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
还有一类胖人,他们不仅大腹便便,而且还肿眼泡,这样的胖子大都有痰湿。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这一类胖子的气本来很足,但因为身体内有痰湿,阻碍了气的升降出入,于是,气渐渐弱了下去,人则渐渐胖了起来。如何来判断一个胖子的体内是否有痰湿呢?首先,应该看他是不是肿眼泡。体内有痰湿的胖子额头油光可鉴,眼睛下挂着两个大大的肿眼泡。“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如果一个人的体内痰湿堆积,脾的运化失调,脾气就会不升,脾气不升,人的眼睑就会浮肿。看一个胖子体内有没有痰湿,还应看他的腰和腹。气虚的胖子属于“均一性肥胖”,人胖腹不大,形体匀称。阳虚的胖子是上下皆肥。有一类胖子,他们身小腹大,脂肪都集中在了腹部,一圈又一圈,被人戏称为“游泳圈”。如果一个胖子戴上了游泳圈,腰腹肉肥下垂,那么他多半体内有痰湿。看一个胖子有没有痰湿,还要看他是不是经常胸闷痰多。“肺为贮痰之器”,一个人体内有痰湿,肺失宣降,人就会胸闷痰多。历史上的司马昭就是这样一个人。三国后期,司马昭独揽大权,生活日益奢侈,每天大鱼大肉,身体内便形成了痰湿,经常痰多胸闷。结果,正在他准备登基之时,忽然中风不语,一命呜呼。
这类胖子减肥最好的方法就在于驱痰湿,饮食清谈为主,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多点晒太阳,坚持运动。宜吃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白果、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等,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紫菜、香菇、海带、冬瓜,芥菜、韭菜、包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荸荠、白果、扁豆、红小豆、山药、蚕豆、栗子,粳米、小米、薏苡仁、玉米、芡实、豇豆、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等,这些食物能化湿、宣肺、利尿、健脾,吃的时间长了,身体内的痰就化开了,气血就通畅了。
从病理上说,人体内的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这些药大都从补气、温阳入手,气足了肺的宣降功能也趋于正常,脾的运化功能会加强,这些就不会出现痰湿了,即使有一点痰湿,肾阳足了就像身体里艳阳高照,那里还能藏得下痰湿呢?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因痰湿而导致的虚胖了。
与上面三类虚胖不同的是还有一类胖子肌肉相当结实,胖的实实在在,毫不松驰,他们性格急躁,动不动就发火。其实,这类胖子的急躁易怒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热。湿就是身体内的死水,死水与痰结合,就成了痰湿,死水与热结合,就成了湿热。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湿热型的胖子呢?首先可以观察一下脸色,如果体内湿热过盛,面部就会出现油垢,一眼望去,脸就像一张油光纸,又油又亮,用手一摸,感觉有一层油似的。除此之外,脸上还经常会长出一些痤疮、粉刺,痤疮很多情况是因为体内湿热郁积,排不出去,最后在脸上激发出来,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痘痘。看一个胖子有没有湿热,还应看他的饭量。湿热型的人都食欲旺盛,很能吃,但能吃并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处于“胃强脾弱”的病理状态。体内有湿热会影响到胃,胃有湿热,中医称为“胃热湿阻”,胃受热之后,其功能就会亢进,这时人的饭量就会大增,动不动就会感到饥饿。然而,胃纳过旺,就势必加重脾运化的负担,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的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水湿内停”。所以,中医又将这类胖子称为“胃热湿阻型肥胖”。
这类胖子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体内的热越盛,舌苔就越黄,就好像煮饭的时候火太大,饭就煮焦了,成了焦黄色的锅巴,如果再不关火,锅巴就会烧成了黑色。所以舌苔的颜色越深,证明你体内的湿热越严重。 看一个胖子体内是否有湿热,还应看他的眼睛,湿热内蕴,热灼血络,这时人的两眼内就会有红赤的血丝,不痛不痒,西医说这是免疫系统的反应。其实,这就是体内有湿热的表现。
这类胖子减肥最好的方法就在于清湿热。湿热证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饮食上少吃甜食、甘甜饮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少喝酒(湿热之性最大)。少吃肥甘厚味。饮食清淡祛湿。特别要戒除烟酒。多食祛湿的食物。多食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
生活中一些人认为有湿热就要用清热药与利湿药,这些药可能一时有用,但用长了则可能会起反作用,原因是这些药大多数为寒凉之品,属于“阴柔”之药物,其性凝重粘滞,守而不走,较难以运化而影响疗效,而且也会影响脾胃的功能。所以,使用此类药物时,应酌情配伍温燥行走之品,如川厚朴、陈皮、木香、苍术、法半夏、桂枝等属于“阳刚”之药物(即使属于热重于湿也不例外)。以促使气机的升降出入,并有助于药物的运化,同时也保护了脾胃功能,从而提高了疗效。这样才能除湿热而不伤正气,减肥效果也会更好。
由上分析我们可见,胖人的胖是有各种原因的,我们在治疗与调养时一定要先找出使自己发胖的原因,然后再辩证调理,千万不能千人一方,千篇一律,盲目节食也更不可取。
肥胖,其实是水毒在作祟,方法很简单,仅用一方,利水排毒瘦全身
肥胖,追根溯源就是“不平衡”,那是什么不平衡呢?
首先:阴阳不平衡
肥胖本质是体内阴分过多,阳气不足。阳气太弱,没办法化掉体内的阴分,这些多余的阴分就会变成赘肉。中医讲:“阳化气,阴成形。”女性28岁后,男性35岁后,阳气开始走下坡路,代谢变慢,阴分都堆积在身体里,自然就胖了。
其次:进出口不平衡
人体是一个能量通道,有进有出。当进口大于出口,就是吃的多但是动的少,体内的能量就会过剩,最后也会变胖。
那怎么减掉这些多余的赘肉呢?调理思路是:通—化—扶。
通:既通肠胃,肠胃通畅了,食物才能正常运转消化。
化: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才不会堆积脂肪。
扶:扶阳气,阳气足了,脾胃才有能力去运化营养物质。
分享一个医圣张仲景的方子:苍术、薏苡仁、猪苓、干姜、陈皮、神曲、枳壳、冬瓜皮等。
【方子解析】
苍术、薏苡仁、猪苓、冬瓜皮——可以健脾利湿,给湿邪以出路,及时排出体内。
干姜——可以温阳散寒,振奋阳气,给脾胃以动力。
陈皮、枳壳——理气化痰,燥湿导滞,让气行则湿化。
神曲——可以消食化积,清除体内残留的物质。
门诊上我也曾用此方加减,帮助一位肥胖患者瘦了20多斤。
患者40岁,身高175cm,体重176斤,食欲旺盛,肚子又大又圆,像个“皮球”,患者自述身体易感疲倦,很少进行运动,稍一运动就气喘吁吁。
他的血脂偏高,内脏脂肪多,四肢不胖,就肚子大,自述早起口干口苦,面部油光,大便易粘马桶,腹胀、嗜睡。
看了他的舌苔,发现苔白腻,舌胖大,这都是湿气重的表现,调理上应该以祛湿为主。
上方加减让患者坚持服用,并嘱咐他要注意饮食结构,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
结果如何呢?
调理了大概三个月,体重下降了20斤,患者反馈腰围变小了,血脂也得了控制,并且身上的不适症状也没有了。
为了提升方子的效果,还可以这样加减:
1、兼有面目浮肿,加滑石、大腹皮;
2、兼有口渴欲饮、五心烦热,加石斛、玉竹;
3、兼有脾胃湿热,加佩兰。
中医调理,辨证是关键,如果对自己的情况拿不准,不要盲目用药,建议找专业医师辨证!
【健康知识】腮帮子“长肉”是胖了吗?
很多人的耳朵下方或前方会出现肿物,由于平时没有明显疼痛,就以为是自己脸部发腮或者胖了腮帮子“长肉”,并没有把肿物放在心上,直到包块越长越大才去医院就诊。肿瘤科医生提醒,腮帮子“长肉”、发腮可能不是胖了,也有可能是腮腺长了肿物。
一、什么是腮腺肿物?腮腺肿物是指发生在腮腺组织中的异常增生,这种增生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在颌面头颈外科肿瘤中发病率较高。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之一。了解腮腺肿物的相关知识,对于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腮腺肿物的分类?腮腺肿物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肿瘤包括混合瘤、腺淋巴瘤、嗜酸性腺瘤等,其中混合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则包括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瘤等。在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80%,恶性肿瘤相对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腮腺肿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腮腺区的肿块,肿块可大可小,生长速度也不尽相同。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疼痛、面部麻木、张口受限等症状。
良性腮腺肿瘤一般生长缓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可活动,常见的有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等。恶性腮腺肿瘤则生长迅速,边界不清,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能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如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等。
四、如何诊断?对于腮腺肿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 B 超、CT、MRI 等)以及病理检查。其中,病理检查是确诊腮腺肿瘤性质的金标准。
治疗方面,手术是腮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良性肿瘤,手术目的在于完整切除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腮腺组织和面部神经;对于恶性肿瘤,除了手术切除外,还可能需要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术后的康复和随访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总之,腮腺肿瘤虽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只要及时发现、正确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多数患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铁军
来源: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编辑:王宝瑞 黄迪
校对:陈泽明 安妮
初审:耿浴尘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