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人超重肥胖!BMI大于32应考虑手术
每3个中国人就有1个是胖子,超重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2~4倍,多学科联合狙击肥胖糖尿病刻不容缓。
7月27日,2019中国减重糖尿病论坛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病医联体及专委会成立大会在中日友好医院召开。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牵头,中日友好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等15家医疗机构共同组建的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病医疗联合体宣告成立。中国肥胖糖尿病防治有了专家队。
中国人容易“恶性肥胖”
“最新数据是中国大概1/3的人群超重肥胖。”新当选的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原院长贾伟平说。
贾伟平表示,虽然我国重度肥胖的人只有4%~5%,但是胖友们都很有特点,“大多都是‘腿细肚子大’。这是典型的腹型肥胖,医学又叫‘恶性肥胖’。”
腹型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这“四高”关系暧昧,容易引发一系列血管类疾病,治疗起来非常复杂。其中,肥胖与糖尿病的联系最为紧密,超重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2~4倍。中国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其中64%的男性及77%的女性体重超标。
当肥胖勾引出糖尿病,就会借着糖尿病的“手”损害患者的眼睛、血管、器官、口腔……我国特色口腔颌面外科大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回忆,他到现在都忘不了年轻实习时糖尿病口腔肿瘤患者口腔散发的、独有的烂苹果味。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处长黄磊表示,以肥胖糖尿病为基础的代谢综合症已经成为我国除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外的第三大死亡原因。
把胃从柚子变成香蕉或者改变食物流向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是谁,我自己也在重新认识自我,因为去年这个时候我长这样。”论坛进行到一半,一位身材匀称的女士登台为浓郁的学术研讨氛围带来一丝轻松,大家纷纷被她的讲述和对比鲜明的照片吸引。
原来,这位名叫丁蕊的女士是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孟化的患者,去年秋天孟化为其做了减重手术。如今术后不到一年,丁蕊“甩肉”100斤。
减重手术又叫代谢手术,生活方式、内科方法解决不了的肥胖,就需要外科出马手术解决。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已经证明,BMI>32的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减重包括糖尿病治疗效果要好于内科治疗。”孟化介绍,目前国内常规的减重手术有两种,即袖状胃切除术和胃转流手术。前者相当于把胖友的胃从柚子变成香蕉、强制降低胃容量,后者则是改变食物的生理流向,让食物避开胃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强制缩短食物的消化吸收。
美国、欧洲长达15年的减重手术随访数据显示,术后超重体重可平均下降80%,且有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回归正常;同时绝大多数糖尿病相关代谢综合征,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亦能得到逆转、回归正常。
减重糖尿病医联体让基层患者享受同质化治疗
1998年减重手术刚刚规范化兴起时,全球手术例数约4万例;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就变成46.9万例。在欧美发达国家,减重手术已经成为医学对抗肥胖与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中国,即便是中日友好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领衔全国的减重手术中心手术数量加起来也不到1万例。与之对应的,是中国9000万的肥胖人群和1200万的重度肥胖人群。
“基层其实有非常多超重糖尿病患者,但是他们很多才刚刚接触或者说还不知道减重代谢手术这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院长刘寒松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在2017年5月开展减重糖尿病手术,当年就做了89例,截止目前已经做了360例,但看着身边更多的超重患者,刘寒松还是觉得需要更大的科普力度让更多人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医联体成立后,各家医院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相交流、相互促进,还能在全国形成一个专业矩阵放大声量,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治疗。”
中日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孟化说:“我从2012年开始做这个手术,经历了最初的各种改良到现在的成熟把控,比如我们已经可以做到患者手术‘三无’无胃管、无尿管、无引流管,胃状袖状切除手术2天出院、胃旁路手术3.8天出院……这些经验技术都可以在医联体平台上推广,这样患者哪怕是在基层,也能享受同质化高水平的减重糖尿病手术治疗。公益分享、同质同行是减重糖尿病医联体的未来方向。”
拒绝身材焦虑?草莓医院放大招,多学科联手狙击肥胖症!
正值“世界肥胖日”之际,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3A层报告厅内,一场关于肥胖症管理的学术盛宴——“诺和盈多学科健康体重管理盈领者论坛”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聚焦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肥胖症防治中的应用,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多位知名专家参与,共同探讨肥胖症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挑战。肥胖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据统计,我国34.3%的成人超重,16.4%的成人肥胖,肥胖人数居全球首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湖南妇女儿童医院率先行动,积极探索多学科协作模式,为肥胖症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多学科协作,减肥也能“一站式”搞定!在论坛开幕式上,副院长罗俊卿致辞表示,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作为一家提供综合化医疗服务的三级医院,拥有全国及湖南省知名专家80余位,涵盖妇科、产科、儿科、内科、外科、中医科等8大核心学科群。
"在这一背景下,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肥胖症的诊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多学科协作,我们可以整合不同专业的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健康体重的目标。"罗俊卿副院长表示。
大咖云集 共话肥胖症管理新进展
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肥胖症防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 草莓医院成人内科代谢内分泌专家李湘教授深入解析了司美格鲁肽2.4mg的减重作用机制,告诉你这种新型药物如何帮助患者“科学掉秤”。
- 成人内科科主任杨宇教授则从临床管理角度探讨了肥胖症的治疗策略。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则展望了中国肥胖症的管理现状与未来防治方向。
论坛期间,罗副院长为成人综合内科李湘主任医师和陈丽碧副主任护师授牌,正式成立“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多学科协作模式,为肥胖症患者提从诊断、治疗到长期管理的全流程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健康体重的目标。
论坛结束后,与会专家参观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重点考察了三楼成人综合内科。医院先进的设施、专业的团队和人性化的服务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草莓医院成人内科肥胖门诊特别推出为期一个月的义诊活动**,每天限5个名额!如果你或身边的亲友正为肥胖困扰,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
肥胖不是终点,健康才是目标! 草莓医院,用实力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健康与幸福。
免挂号费福利时段:
2025年3月1日—2025年3月31日(每天限号5人,上午3人,下午2人)
专家坐诊时间:
具体时间以挂号系统为准
预约挂号方式: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公众号—医疗服务—挂号缴费查报告—预约挂号—成人内科—代谢内分泌门诊—肥胖门诊
义诊地点: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三楼成人内科-肥胖门诊
来源: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成人内科
编辑:黄倩
审核:李品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腰围太大、体重超重?国家喊你减肥了!
你还在为体重困扰吗?
总是想狠下心来逼自己一把
却屡屡“破功”?
不知道该怎么
科学地进行身体管理?
别犹豫了,
国家喊你减肥了!
将引导医院设立体重门诊!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有关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要注重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我们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来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良好的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努力和专业机构人员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管好体重,健康生活。
体重异常要引起重视
雷海潮表示
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
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和疾病
来自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
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
很多致病因素
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
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
比如体重异常的问题
体重异常
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
心脑血管、脂肪肝
甚至一部分的癌症
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
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是非常关键的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从三个方面来推进慢性病的防控和体重管理工作。
慢性病的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体重管理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单位环境和社会环境。
持续做好有关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方面的知识宣传。动员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传播,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
注重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
网友:响应国家号召!
对于医院将设立“体重门诊”
不少网友点赞支持:
“这个是真的很需要!”
“响应国家号召”
有网友表示
有了体重门诊,就像有了“健康管家”从饮食到运动,给出个性化方案期待能看到更多人成功改善体重问题
还有网友指出
除了专业的指导外
在减重这件事上
自律也非常重要
必须“管住嘴,迈开腿”
“体重门诊”看什么?
近年来,有些城市已经率先开设“体重门诊”。
在各大医院,“体重门诊”的称呼不一。“减重门诊”“体重管理门诊”“肥胖代谢综合门诊”……许多医院下设的这些门诊,都为患者提供减重诊疗服务。
肥胖不是单纯的体态臃肿,也不是单纯的一个疾病,
它的背后还伴随着其他慢性疾病的困扰,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这就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阻击肥胖。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中心主任吴边表示,“要根据不同的肥胖程度、不同的年龄,自身疾病的多少,展开多学科联合诊疗,实现精准综合治疗。”
吴边建议,从事不同领域研究的医生,都要意识到肥胖防治的迫切性,把自身学科的治疗手段融入到肥胖防治事业中,形成更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肥胖症诊疗指南。
注意!“戒晚饭减肥”再吃或反弹
一次减重诊疗
并非一劳永逸
而需要终身管理
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超过50%的人减重两年后反弹,减重术后再次经历长期体重复胖的患者比例则为5%-20%。
有人为减肥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比如不吃午饭或晚饭,有人号称“一个月不吃晚饭瘦10斤”。
近日,专家提醒,阶段性节食不靠谱,体重会很快反弹。
戒掉晚餐后,身体处于极度饥饿状态,“解禁”后再吃,细胞就像蔫了的花一样吸收营养,体重就会迅速反弹。此外,长期不吃晚饭的危害包括损伤消化道功能,造成营养素缺乏、身体代谢率下降等。
超重肥胖患者
如何选择适合的减重方式?
杨景哥建议
因人而异制定治疗方案
比如,BMI≥37.5kg/㎡,首先推荐的是减重与代谢手术治疗;
BMI在32.5-37.5kg/㎡之间,如果合并明显的代谢疾病,可考虑手术;如果没有明显的代谢性疾病,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药物作为辅助,最后如果没效果,再考虑手术。
平时在生活中
如何进行干预?
医生指出,减重的朋友一定要先管住嘴,其次才是迈开腿,饮食控制的作用约占70%,而运动的作用仅仅占30%左右。
其实早在去年
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
值得注意的是
这份食谱细化到了
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
并贴心地
备注上了食谱的“总能量”
划重点:
这些要多吃
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
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这些要少吃/不吃
减重期间应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400kcal/100g以上能量的食物)。
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产生约7kcal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注意4件事
1.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2. 少吃零食,少喝饮料,不吃夜宵
3. 进餐宜细嚼慢咽
4. 适当改变进餐顺序 ,可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
减肥不能选最快的方法
一定要选
自己能长期坚持的方法
医生提醒
无论是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
还是外科手术治疗
提供的都是一个减重手段
任何减肥方法都并非一劳永逸
“长期控制体重,
还是要靠个人的行为方式改变,
建立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平衡热量摄入与热量支出”
为健康行动起来
让肥肉"颤抖"吧!
综合央视新闻、南方 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健康广东、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科普中国、第一财经
来源: 小强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