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荐:不可忽视的儿童肥胖症
于康、悦悦
╣ 于 康 ╠
全民健康新偶像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
卫生部营养标准委员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健康中国2012年度十大人物
╣ 悦 悦 ╠
最接“地气儿”的健康节目主持人
北京卫视金牌栏目《养生堂》主持人
2012年度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年度主持人”
悦悦:一个叔叔的儿子今年8岁,一口气能吃4个汉堡、喝一大瓶可乐,体重和我一样重。谁见了都要捏捏孩子的小脸儿,说一句“真是福相啊”,家长在旁边听着心里特美。直到学校体检,孩子查出脂肪肝,父母一下就傻了。太胖无疑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为成年后的肥胖症和很多慢性疾病埋下危险的种子。于教授快给溺爱孩子的爸妈想想办法,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症呢?
于康:是呀,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大胖小子(大胖丫头)”,而小时候的胖是一种“可爱”,大了以后则是一种“负担”和“危险”。防治肥胖,真是要从娃娃们抓起呀。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让孩子们过早“发福”呢?
过度营养、喜食甜食和油炸食物、缺乏运动是儿童肥胖症的真正原因。
儿童期的单纯性肥胖症不同于成人肥胖,成人期肥胖症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早期危险因素,而儿童肥胖症本身已经对孩子身体构成了健康损害。对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预防从孩子出生后就应开始,而且在孕前期和孕期就要加以预防。
1、孕前期和孕期预防
孕前期的营养调理不仅能促进胎儿正常发育,还对防止出生后发生肥胖有重要作用。脂肪细胞会将胚胎期受到的不正常营养刺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度)记录下来,在受到再度刺激后脂肪细胞会过度增生堆积而发生肥胖。
孕期要保证营养和进食的均衡,防止大吃大喝。孕期前三个月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孕期后三个月应避免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高热、高脂的食物并不是所谓“补品”,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比脂肪对孕妇更为有益处,而且必须添加优质蛋白。
适宜的热量供给是避免孕妇和胎儿日后产生肥胖的重要前提。
2、婴幼儿期预防
婴幼儿时期主要强调母乳喂养,按照婴幼儿实际需要量进行适度喂养。如果在出生后四个月时小儿已经肥胖,应注意避免继续摄入过多的热量,特别在出生后六个月时对肥胖儿应减少奶摄入量,以水果和蔬菜代之,用全米、全面代替精米面制品。
3、学龄前期预防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要偏食糖类、高脂、高热量食物。养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适量体力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尽量不坐车,上下楼时让孩子自己爬楼而不是要家长抱着或者坐电梯,养成每天适当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在儿童阶段,只要孩子身体各方面的指标都是标准的,家长不要对孩子体重偏轻的问题过于担心,避免给孩子填塞式的喂法。
在儿童期治疗肥胖时要强调:禁止短期快速减肥,禁止饥饿治疗,禁止使用各种减肥药物,禁止手术或物理干预。这些手段会打击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健康有害,而且无法持续。
对于儿童肥胖症合理的治疗措施是行为矫正、饮食调节及运动治疗等综合治疗。具体为下面三个方面:
1、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的对象不单对孩子还包括家长。如改变家庭不良饮食习惯,减慢进餐速度等;纠正孩子不爱运动的生活习惯;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减轻体重的信心,指出减轻体重需要长时间坚持治疗。
2、调整饮食
调整饮食方法是治疗肥胖的基础。儿童减肥的膳食原则:应多食蔬菜及含高纤维素和水分多的食物,以增加饱腹感;选择含糖少的水果和减少油脂食物;每日保证1个鸡蛋,250毫升牛奶,100~150克鱼肉、鸡肉或其他肉类;严禁高油脂食物和甜食;烹饪方法最好以凉拌、水煮、清炒、蒸、炖为主。
3、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需要和饮食治疗一起长期坚持,才能收到疗效。运动处方应由专业的营养师和体能老师组成小组,共同制定适合儿童肥胖症的运动处方,运动方法应具有简便性、兴趣性、持久性。
(本文摘选自《你吃对了吗?》,点击右下角阅读原文购买正版图书)
如果觉得文章有价值
请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
—·END·—
亲爱的读者朋友好,微信公众号“尹建莉工作室”目前设定三个栏目:
■“尹言”——我的个人文章、经典视频。
■“尹答”——专门回答各位网友的问题,有问题的可在微信公众号内留言,我的工作室助理将把大家的问题定期发我,由我解答。大家的提问可能较多,不能一一答复,敬请谅解。
■“尹荐”——我为大家推荐一些好书、好音乐、好诗歌、好的生活方式等。
别让“胖”成为孩子的标签!揭秘:儿童肥胖的隐形炸弹与科学拆解
原创 杨健 儿科医生杨健 2025年02月21日 17:29 河南
一、儿童肥胖现状:比你想的更严峻!
全球数据显示,2030年预计超100万儿童将面临肥胖问题。中国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达3.6%,6~17岁达7.9%,且比例仍在攀升。更令人担忧的是,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如性早熟风险增加),还可能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导致52%的肥胖青少年自卑、29%厌学、14%社交恐惧,心理伤害远超成人想象!
二、你的孩子算“胖”吗?科学判断三步走
1. 算BMI:体重(kg)÷身高(m)²。
2. 对照标准:
7岁以下:BMI超过同年龄中位数2倍标准差即为肥胖。
7~18岁:参考《学龄儿童超重与肥胖筛查》性别年龄别BMI表。
3. 看体态:腰围超标、运动后气喘、皮肤褶皱处发黑(黑棘皮症)需警惕!
三、肥胖背后:这些“隐形推手”家长必知!
1. 饮食陷阱:高糖零食、油炸食品、含糖饮料是元凶!33.7%肥胖儿童偏爱肉类,仅12.7%选择清淡饮食。
2. 运动不足:29.1%青少年很少锻炼,电子设备使用超时(2小时/天)加剧问题。
3. 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使肥胖风险增加1.09倍!家长吸烟、以食物表达关爱、忽视睡眠(6~12岁需睡9~12小时)均是诱因。
4. 心理代偿:压力大时暴饮暴食,用食物填补情感缺失。
四、科学减重:家长能做的4件大事!
1. 饮食管理:不是少吃,而是吃对!
优选食物: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鱼、豆类)。
严控限量:甜食、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可用水果替代)。
习惯养成:规律三餐、专注进食、细嚼慢咽,避免“饿一顿饱一顿”。
2. 运动处方:每天动多久?
1~5岁:每日180分钟户外活动。
6~17岁: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
关键:家长带头参与,转化为亲子互动!
3. 心理支持:比减肥更重要的是自信!
避免语言伤害:不说“你怎么这么胖”,改为“我们一起健康起来”。
关注内在价值:鼓励孩子发展兴趣,转移对身材的过度关注。
必要时求助:若出现抑郁、厌学,及时联系心理咨询师。
4. 环境改造:全家行动才有效!
无烟家庭:戒烟或禁止室内吸烟,降低二手烟风险。
减少屏幕时间:2岁以下禁用电子产品,6岁以上每日≤2小时。
五、家长误区:这些坑千万别踩!
误区1:“孩子长身体,多吃没事”→ 过量喂养致脂肪堆积。
误区2:“断碳水、戒晚餐能瘦”→ 影响发育,可能引发厌食症。
误区3:“运动越多越好”→ 过度运动易受伤,应循序渐进。
六、给家长的话:焦虑不如行动!
肥胖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课题。接受现状、制定计划、寻求支持(如医生或营养师),远比自责更有意义。记住:健康的目标不是“瘦”,而是让孩子拥有活力与自信!
参考文献: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指导原则》、中山大学青少年体重调研、《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权威数据。
转发给更多家长,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本文内容为一般性科普信息,内容均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疗诊断和治疗,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4个小学生1个胖!做错这一步,“胖娃”没商量!来看浦东的新举措
吃对了,女孩不用终身减肥,男孩不会中年油腻。2015年至2019年间,浦东新区学龄儿童肥胖率由19.92%增长至25.11%。2020年宅家时间变长,与“小眼镜”一起“飞”的是“小胖子”。那么小学生肥胖学校和家长谁的责任大?
“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公布一份调查报告:小学生在校餐食废弃仍然无法杜绝,显示小学生对均衡营养认识不足,在珍惜食物方面有所欠缺。
“不珍惜食物,不了解均衡营养,可能是儿童乃至成年后肥胖的重要原因。”新区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与营养食品科科长柏品清分析,正因为不能正确认识食物与身体需要的均衡营养的关系,就会发生过量进食“自己喜欢的食物”、废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发生“虚胖”。
为此,新区卫健委和教育局决定启动营养健康课堂相关工作,推出《营养小学堂》辅助用书,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营养健康意识。本书涵盖8个营养方面的重点知识,将营养知识的学习转化为美食制作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合理膳食的知识和理念。
5月20日,第一批两个浦东新区营养健康课堂示范点学校授牌仪式举行,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万科实验小学获此殊荣。
当天,记者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万科实验小学张江校区体验了一堂“营养小学堂”——《含糖饮料说拜拜》。
自然老师张焱婷的讲台上堆满了可乐、雪碧、奶茶等饮料,她请学生们两个一组上台,分别倒20毫升自己最喜欢的饮料;然后把装有饮料的量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到水分烧干后,剩下的基本都是糖,称量糖的重量就能知道20毫升饮料含有多少糖分了。
三年级学生李墨吐了吐舌头:“真没想喝起来不甜的运动饮料竟然有那么多糖!我明白了,解渴,水才是最好的!”李墨参加VEPS食育社团一个多学期了,在“校园农场”里有写着他的名字的草莓,他说:“看着草莓发芽、长大、开花,我再也不会丢掉它了!”
张焱婷说:“VEPS食育社团已经办了快4年了,主要招募三年级学生,每个周五午饭后开始活动,小朋友们每次都很积极,等不到活动时间就赶来教室了。”孩子们在“农场”里种植番茄、黄瓜等食物,了解稼穑艰难;在小课堂上,又通过简单的动手实验,懂得了每种食物都有特殊的营养成分,不能偏食,需要均衡营养。
民以食为天。吃对了,女孩就不用终身减肥,男孩也不会中年油腻。
在小课堂上,记者注意到很多漂亮的教具。
原来,浦东疾控为两家营养健康课堂示范点学校配备了膳食宝塔、食物模型等课堂教具,协助优化示范点学校教学科普场地,并对两家学校的授课教师予以培训。
柏品清说:“我们希望不断进行扩充和升级,打造整个小学阶段全年级的精品课程,最终推向整个浦东新区,促使健康教育目标到位,帮助中小学生建立科学的营养健康意识,养成有益一生的饮食卫生习惯。”
小知识
2019年10月,教育部召开校园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主题发布会,要求学校在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推行“食育”。
“食育”,简单说就是以食物为载体的教育。要让孩子了解饮食的知识,包括每种食品、菜品的营养价值,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吃什么食品;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孩子们学会健康知识,包括不喝碳酸饮料、不吃油炸食品、有节制地饮食等;还有饮食礼仪,包括如何领餐、集体用餐,吃完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吃饭时如何进行交流等,是对一个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小学生自己设计logo
新区卫健委和教育局开展了浦东新区营养健康课堂示范点LOGO设计征集比赛,累计收到在校学生201份LOGO设计作品,经过初筛、专家评审、公众投票,最终有9份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来看看一等奖作品吧!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 任宇璐
作品释义:LOGO主体由花朵、稻谷、白鸽组成,花瓣中包含各种蔬菜、水果、粗粮和水产等,加上两边的稻谷主食,都是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食物。花茎形似竹子,寓意生长节节高。叶子形似白鸽,寓意小朋友在营养健康的环境下孕育健康体魄,从而如白鸽般展翅飞翔。
责任编辑 杨林雨
来源 浦东发布